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游鹤林寺》
《再游鹤林寺》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

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

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

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轩(dōng xuān)的意思:指东边的房屋,比喻高贵、尊贵的人家。

飞湍(fēi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山南(shān ná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相隔极远。

霜清(shuāng qīng)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冰冷清澈。

洗眼(xǐ yǎn)的意思:清除眼中的污垢,使视野清晰明朗。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鹤林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邃的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点明地点与时间,山南寺在岁末的寒冷中迎接诗人的归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颔联“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冬日山林的壮丽与动态美。风吹过树林,仿佛是雪花坠落的声音;雨滴在山涧中流淌,发出低沉的声响,如同急流奔腾。这两句以声写景,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风雪交加、溪水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力量。

颈联“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转而描写寺庙内的景象。墙壁上挂满了千首诗篇,字迹斑驳,似乎每一首诗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智慧的光芒。同时,霜后的竹林显得格外清冷,万竿翠竹在霜的映衬下更加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

尾联“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诗人邀请读者一同欣赏东轩中的诗句,仿佛是在分享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与美感。这里的“谪仙”借指李白,李白的诗句以其超凡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此处用以形容诗中的佳句,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极高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和审美情趣的独特追求。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望海歌

我生足迹半天下,朅来持节临东夏。

万里沧溟入壮观,洞庭彭蠡足惊诧。

三韩之西日本东,元冥少昊回祝融。

归墟尾闾杳难测,清江碧汉来无穷。

碣石依稀望中小,天台不断连山绕。

烟波明灭散群鸥,云水空青浮众岛。

扶桑渐觉明朝暾,还从海底升金盆。

太阴灭尽清辉发,羲和稳驾波无痕。

有时飓母逞神武,冯夷击鼓百怪舞。

白浪峨峨摧雪山,黑雾茫茫涨天宇。

三山六鳌安在哉,祖龙已去刘郎来。

楼船不复返秦使,云帆更欲寻蓬莱。

雄豪千古俱沦没,唯有潮声尚如昨。

从谁海上论盈消,独倚苍山看寥廓。

(0)

陈氏竹甘露

猗猗淇园植,罗生满阶庭。

夕光流素液,垂兹泫瑶英。

洒枝方泥泥,缀叶犹盈盈。

当阳殊未消,承风愈坚凝。

孰知太和世,涵泽被群生。

彼美君子者,素行此其徵。

(0)

黄鼠

柘彩凝沙映日光,平原窟宅翳苍茫。

拱门岂畏飞鹰搏,入穴还如狡兔藏。

物类生来形独异,天厨赐出味偏长。

好当校猎捐躯日,莫遣傍人谩得将。

(0)

送胡孔时省亲丰县

遥瞻淮岫隔亲闱,初下钟陵过帝畿。

岂惮驱驰前路远,不禁消息近时稀。

渡江飞絮迎行棹,到县鲜桃艳舞衣。

慈父喜来慈母望,肯缘闻礼久忘归。

(0)

题小画赠曾贯还西昌兼致勉励之意

夫容绿水光鲜妍,芳春秀质何娟娟。

六年虎观驰彩笔,十月鸥江回画船。

醉写银瓶送将别,秋菊垂花纷可撷。

请看石上青琅玕,早晚凌云挺高节。

(0)

题青山白云图赠宾畿老弟南归

白云三万顷,水木共清华。

衡庐不可辨,依约见仙家。

赠尔江南去,秋高八月槎。

离情方浩浩,矫首雁行斜。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