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虚谷志归十首·其六》
《虚谷志归十首·其六》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共道归何晚,犹能喜欲狂。

幼儿拜揖,痴女仅梳妆

有笔修花谱,无钱辟草堂。

新添竹踰百,风径细寻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拜揖(bài yī)的意思:拜见并行礼

辟草(pì cǎo)的意思:指开辟道路,除去荆棘,比喻为人排除困难,为事物铺平道路。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花谱(huā pǔ)的意思:形容花朵繁盛、繁花似锦。

梳妆(shū zhuāng)的意思:指女子梳妆打扮。也用于比喻精心打扮或整理。

寻香(xún xiāng)的意思:寻找香味,比喻追求美好的事物或追求良好的氛围。

幼儿(yòu ér)的意思:

◎ 幼儿 yòu’ér
(1) [the young;child]∶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
(2) [infant]∶在保姆照料下的孩子

注释
归:回家。
喜欲狂:非常高兴。
幼儿:小孩子。
拜揖:行礼。
痴女:天真女孩。
梳妆:打扮。
修:编写。
花谱:花卉图谱。
辟:建造。
草堂:简陋的房屋。
竹踰百:竹子超过一百株。
寻香:寻找香气。
翻译
大家都说回家太迟了,我依然欣喜若狂。
孩子们初次行礼问好,小女孩们只顾打扮梳妆。
我有心编撰花卉图谱,却囊中羞涩未能建草堂。
新近又添了一百多株竹子,我在微风小径中寻找花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开篇“共道归何晚,犹能喜欲狂”表达了词人对归乡的迫切期待和喜悦之情,彷彿到了不能自已的地步。“幼儿初拜揖,痴女仅梳妆”则描写了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在成长中开始学习礼节,女孩刚刚学起打扮自己,这些都是家风纯厚、教育有方的体现。

接下来的“有笔修花谱,无钱辟草堂”展示了词人虽然拥有文学创作的才华(以写花谱为例),但物质上的匮乏导致无法建造自己的书房或藏书之所。然而,这种贫穷并没有阻挡词人的雅兴,相反,他通过“新添竹踰百,风径细寻香”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探索。在这里,词人不仅欣赏到竹林的清幽,还在细微的风中感受到花草的芬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既有物质困境又充满精神乐趣的归隐生涯。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一隅。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迷悟何从

恰恰今人用,明明古佛心。

寒云归碧嶂,幽鸟下青林。

(0)

梦中作

山色浓如滴,湖光平如席。

风月不相识,相逢便相得。

(0)

金陵作

沙觜弯环转柁牙,一衣带水绕城斜。

飞廉解使冯夷怒,渡口风吹荞麦花。

(0)

次韵和张掾新泉三绝句·其三

山色何如水色幽,棋声不乱叶声愁。

斧柯未烂君归去,白日桑榆不我谋。

(0)

潘子真用悭字韵劝香城人葺陈陶书堂因和之·其一

一宿层城饭香积,六年清镜改朱颜。

陈陶仙去书堂坏,罗幕尘生春昼闲。

每向山头望城里,直疑天上非人间。

可能分我寻常地,抹月批风想不悭。

(0)

同苏伯固游东山寺

五里来寻祇树园,寒蝉嘒嘒叶纷纷。

田间坏衲僧收稻,天外奇峰山作云。

半榻华胥聊共寄,一盂香积许同分。

迎人返照不无意,送客残钟犹自闻。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