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明人(míng rén)的意思:聪明、明智的人
青鸾(qīng luán)的意思:指美丽、高贵、出类拔萃的女子。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生翠(shēng cuì)的意思:指植物茂盛生长,呈现出翠绿的色彩。
倚玉(yǐ yù)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娇媚。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 翻译
- 宾客的歌声穿透云霄,驾驭着青鸾飞翔,华美的帷幔散发出的香气消散,带来阵阵寒意。
在秋天的三十六峰之间,明亮的月光下,人们倚靠在玉石栏杆上欣赏美景。
- 注释
- 宾:宾客。
云:云霄。
奏:演奏。
彻:穿透。
控:驾驭。
青鸾:神话中的神鸟。
綵幔:彩色帷幔。
香销:香气消散。
翠寒:清冷的绿色(形容寒意)。
三十六峰:指山峰数量众多。
秋色:秋天的景色。
月明:月光明亮。
人:人。
倚:倚靠。
玉阑干:玉石装饰的栏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武夷山秋夜图景。首句"宾云奏彻控青鸾",以云彩缭绕、仙乐悠扬的意象,暗示了诗人身处仙境般的武夷山,仿佛与仙人共游。"綵幔香销生翠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和微凉,彩幔已撤,唯有淡淡的香气和山间的翠色透露着生机。
"三十六峰秋色里"点出季节为秋季,将读者带入到群峰环绕的山峦之中,秋意浓厚,景色宜人。最后一句"月明人倚玉阑干"则是点睛之笔,月光皎洁,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观秋夜的美景,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自然的深深沉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武夷山的秀美秋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具有浓厚的山水诗意和禅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康庄马太史游浮丘诗·其三
畴昔之夕兮綵云结空,有美一人兮蔚若龙从。
来游南海兮憩于瑶宫,彼浮丘之何代兮于谁而逢。
吹笙玄圃兮驾鹤溟濛,遗丹井于千祀兮洒往韵于清风。
日月推迁兮竟不相待,唯至术之能垂兮与金石而终配。
葛子去兮不还,浮丘杳兮难攀。
咽清泉于涧底,倚丛桂于山间。
山间兮岁晏,古字苍苔兮漫漶。
旧渔歌兮唱酬,今石帆兮讵泛。
美人之来自南阳,手携玉节凌云翔。
佩声远出催寒溜,身到蓬莱万树香。
岭峤久不闻仙韵,丹崖深闭谁能问。
月照寒潭一色清,风吹万籁千岩振。
似此逸度兮可谁同,金茎挹兮玉露浓。
望皇华兮照烨,揽琪树兮青葱。
灵心未歇兮倡兹奇会,手握崇兰兮杂以芳蕙。
锦之错兮霞明,凤之翩兮日丽。
碧射玉盘兮角菱,红压瑶枝兮粟荔。
芬苾郁兮透绮疏,丹灼烁兮留岩砌。
维薰风之自南兮,时披拂于衣袂。
浮丘兮恍来,风流兮倘继。
《赠康庄马太史游浮丘诗·其三》【明·韩上桂】畴昔之夕兮綵云结空,有美一人兮蔚若龙从。来游南海兮憩于瑶宫,彼浮丘之何代兮于谁而逢。吹笙玄圃兮驾鹤溟濛,遗丹井于千祀兮洒往韵于清风。日月推迁兮竟不相待,唯至术之能垂兮与金石而终配。葛子去兮不还,浮丘杳兮难攀。咽清泉于涧底,倚丛桂于山间。山间兮岁晏,古字苍苔兮漫漶。旧渔歌兮唱酬,今石帆兮讵泛。美人之来自南阳,手携玉节凌云翔。佩声远出催寒溜,身到蓬莱万树香。岭峤久不闻仙韵,丹崖深闭谁能问。月照寒潭一色清,风吹万籁千岩振。似此逸度兮可谁同,金茎挹兮玉露浓。望皇华兮照烨,揽琪树兮青葱。灵心未歇兮倡兹奇会,手握崇兰兮杂以芳蕙。锦之错兮霞明,凤之翩兮日丽。碧射玉盘兮角菱,红压瑶枝兮粟荔。芬苾郁兮透绮疏,丹灼烁兮留岩砌。维薰风之自南兮,时披拂于衣袂。浮丘兮恍来,风流兮倘继。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4367c71045e4db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