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凉(cāng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凄凉、寂寥,令人感到悲伤和无奈。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春方(chūn fāng)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和特征。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活水(huó shuǐ)的意思:活水指的是流动的水,比喻思想活跃、知识丰富、能力出众。
火州(huǒ zhōu)的意思:指火灾蔓延的地方,也比喻战乱频发的地区。
块垒(kuài lěi)的意思:指坚固的堡垒或坚固的屏障。
林树(lín shù)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塞人(sāi rén)的意思:指人多拥挤,无法进出或通过。
沙道(shā dào)的意思:沙道是指沙漠中由于风吹沙积聚而形成的道路。
濯濯(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洗涤干净的样子。
田庐(tián lú)的意思:指农田中的小屋,比喻贫寒简陋的住所。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玉塞(yù sāi)的意思:形容珍贵的物品被封存或封存起来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美的边塞景象。首联“万山濯濯色苍凉,满目风沙道路长”以“万山”、“濯濯”、“苍凉”、“风沙”、“道路长”等词勾勒出边塞之地的荒凉与辽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半郭田庐环活水,一丛林树带斜阳”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边塞中的一抹生机——村落环绕着流水,林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生动,为这苍凉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希望。
“火州城近春方暖,玉塞人来鬓易霜”则进一步对比了边塞与内地的气候差异,以及边塞人的生活状态。火州城虽近,但春天才刚刚开始回暖;而边塞之人,岁月流转,白发渐生,岁月无情。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也反映了边疆将士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块垒填胸何处吐,侧身天地两茫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迷茫。面对如此广阔的天地,心中的愁闷无处宣泄,仿佛置身于无尽的迷茫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边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