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农事》
《农事》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落日蜻蜓处处飞,槿花门豆花篱。

行逢野老农事,稻雨湿衣香未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豆花(dòu huā)的意思:豆腐花。比喻事物的质地细腻柔嫩。

花门(huā mén)的意思:指妻子的家庭,也泛指妻子的家属。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

蜻蜓(qīng tíng)的意思:形容做事只是轻轻一碰,不深入,不用心。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落日蜻蜓处处飞”,以夕阳下蜻蜓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闲与和谐的氛围。接着,“槿花门巷豆花篱”两句,通过槿花和豆花这两种常见的乡村植物,进一步渲染了田园风光的自然与美好。诗人巧妙地将这些景物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得画面更加鲜活。

“行逢野老问农事”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诗人与一位老农相遇的情景,通过询问农事,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最后,“稻雨湿衣香未知”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水滋润稻田后,空气中弥漫着稻香的情景,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丰收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农事劳作的尊重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题肃万邦蒲萄

忆骑官马过滦阳,马乳累累压架香。

酿就琼浆三百斛,胡姬当道唤人尝。

(0)

题画

多景楼连铁瓮城,壮游犹记昔年曾。

江心遥见金山寺,风里钟声塔外灯。

(0)

送人回黄山

望断秋空白雁过,故人书问转蹉跎。

无端又与君相别,添得苕溪梦更多。

(0)

西湖酌别便欲过草堂因冗未果小诗二章奉寄稍凉当买舟相晤也·其二

五月西湖载酒游,芰荷香里雨初收。

黄蜂飞近花边坐,白鸟来依柳下舟。

佩服尽从唐制度,笑谈不减晋风流。

幽期莫更歌招隐,拟趁西风桂子秋。

(0)

送僧归温州

上人灵鹫峰头客,归去秋风雁宕南。

山沃谢公行处屐,洞留觉祖去时龛。

海汀潮白秋波乱,陇树天青夕照含。

莫怪题诗重相忆,频年有约寄黄柑。

(0)

寄倪元镇

幻仙昔过梁溪上,之子清诗日见称。

讵有低头拜东野,直须长啸答孙登。

书来映雪池头落,睡起朝暾屋角升。

欲酌山泉煮春茗,江干艇子几时乘。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