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相(biàn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看似不同,实际上是同一种或相同性质的变化。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奇事(qí shì)的意思:指非常稀奇、罕见的事情。
生成(shēng chéng)的意思:
◎ 生成 shēngchéng
(1) [form;produce]∶产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2) [be born (gifted) with]∶生来就如此
他生成讨人喜欢
(3) [bear and rear]∶抚养
父母生成大恩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刑人(xíng rén)的意思:刑罚处死或折磨人。
争奇(zhēng qí)的意思:争相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或才能。
斗怪争奇(dòu guài zhēng qí)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奇特,敢于与怪物或奇异的事物争斗。
- 鉴赏
这首诗《土番竹枝词(其八)》由清代诗人郁永河所作,通过描绘铜箍铁镯的刑罚形象与斗怪争奇的新事物,展现了独特的社会风貌和艺术创作的对比。
首句“铜箍铁镯俨刑人”,以“俨”字形容铜箍铁镯的严酷,暗示了它们在古代作为刑罚工具的角色,形象地刻画出刑罚的残酷与威严。铜箍铁镯在这里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束缚,更象征着权力与压迫,反映出社会中不平等的现实。
次句“斗怪争奇事事新”,则转向描述一种充满创新与竞争的文化景象。这里的“斗怪争奇”可能指的是民间技艺、表演或艺术创作中的竞逐与创新,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独特与新颖方面的努力与热情。“事事新”则进一步强调这种创新精神的广泛性和持续性,无论是传统技艺还是新兴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
后两句“多少丹青摹变相,画图那得似生成”,将话题转向艺术创作。前一句“多少丹青摹变相”表达了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来模仿和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现象,强调了艺术创作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记录。后一句“画图那得似生成”则提出了一个对比,指出即便是最精湛的绘画作品也无法完全复制真实生活中的生动与复杂,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本质区别以及艺术创作的独特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既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严酷与创新,又探讨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艺术价值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草碧 仆一节从军吴秀间,近始谒告还家,
又调春草碧词见遗,以识会合之意,情文悃欢,溢於言表,惠至渥也。
辄依芳韵,庸写下忱,为先施之期谢云儒冠不解明韬略。
底处是生涯,云门约。
无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
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
门外见仙槎,须停泊。
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
三岛景长春,寻具乐。
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
暮天碧。
长是登临望极。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
凭阑起叹息。
人隔吴王故国。
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
东风旧游历。
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
无情征旆催离席。
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
恍疑见颜色。
空惜。
鬓毛白。
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
何时弭棹苏台侧。
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春草碧 南金契兄始托交时,与仆俱未弱冠,
,世故牵掣,迨今未遂。
兵后避地溪滨,复得旦暮握手,慨前迹之昀陈,预后期之可拟,不能已於言也。
敬借前韵,述怀如左岁寒归计曾商略。
富贵与神仙,辜前约。
儒冠已负平生,不羡扬州去骑鹤。
蓬鬓老风霜,心如昨。
惟应郢上高才,风斤惯削。
相见问行藏,重评泊。
无情最是桑榆,那得昌阳引年药。
山水有清音,同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