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柘轩·其三》
《柘轩·其三》全文
宋 / 李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三春采采为蚕供,衣被生灵独有功。

野外谩多閒草木,可惭无计谢东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生灵(shēng líng)的意思:指生物、有生命的存在。

野外(yě wài)的意思:指在户外、田野或野外进行活动或工作。

衣被(yì pī)的意思:衣物和被子,指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翻译
在春天里辛勤采集,只为供应蚕宝宝
衣物的产生全赖于它,对世间众生功劳巨大
注释
三春:春季。
采采:频繁地采摘。
蚕供:供给蚕丝。
衣被:指衣服和被子。
生灵:世间生物。
独有功:独一无二的贡献。
野外:乡村野外。
谩多:徒然众多。
閒草木:闲置的花草树木。
可惭:感到惭愧。
无计:没有办法。
谢东风:感谢春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勤劳妇女在春天里辛勤地采桑叶养蚕,表达了她对衣食生活的自给自足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比鲜明的语言展现出主体的内心世界与外部景物之间的关系。

"三春采采为蚕供" 这一句直接描绘了妇女在春天里为了养蚕而不断地采桑叶的情景。这里的“三春”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劳作的频繁,表明这是一种持续且必要的生活行为。

"衣被生灵独有功" 这句则突显出妇女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为家庭提供衣物,这不仅是对家人的关爱,也体现了一种自食其力的独立精神和生存能力。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却转向了外部自然环境的描绘。"野外谩多閒草木" 描述了春天里野外花草树木繁盛的情景,但这里的“谩”字用得恰到好处,暗示了一种无用的丰富,这里的植物生长虽旺盛,却也未被利用。

最后一句 "可惭无计谢东风" 中的“东风”通常象征着春天和生机,但这里却带有一丝自责之情。妇女面对大自然赋予的一切,感到一种无法报答的困惑,表达了她对于自己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感激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于自然恩赐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侗

李侗
朝代:宋

(1093—1163)宋南剑州剑浦人,字愿中,世号延平先生。从学罗从彦,得其《春秋》、《中庸》、《论语》、《孟子》之说。退居山里,谢绝世故四十余年,讲经说道,启迪后学,答问不倦。虽清贫而怡然自得,若无意当世而伤时忧国。朱熹尝从受业,得其传。卒谥文靖。有《李延平先生文集》。
猜你喜欢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其一

穹崖绝嶂入云天,乌鹊才飞半壁间。

远渚长汀草如积,牛羊须上最高山。

(0)

访周仲觉夜宿南岭月色粲然晓起路湿闻有夜雨

夜晴那得晓来泥,才见金钲浴绀池。

一阵五更松上雨,元来睡著不曾知。

(0)

自彭田铺至汤田道旁梅花十馀里

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

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

(0)

立春日有怀二首·其一

飘蓬敢恨一年迟,客里春光也自宜。

白玉青丝那得说,一杯咽下少陵诗。

(0)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其一

中秋无月莫尤天,月入秋来夜夜妍。

且道今宵明月色,何曾减却半分圜。

(0)

空明洞

莫讶青山小,山因洞得名。

仙人骑鹤去,留迹在空明。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