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从众(cóng zhòng)的意思:指人们在行为、观点或态度上盲目跟从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放教(fàng jiào)的意思:指不按规定、约定办事,任意放纵,不加约束。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浮言(fú yá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或根据不确切的传闻、谣言。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衰年(shuāi nián)的意思:年纪老迈,身体衰弱,无法干活。
铄金(shuò jīn)的意思:比喻通过磨砺和锻造,使人的才能得到完善和提高。
枉累(wǎng lèi)的意思:白白浪费精力,白白辛苦。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有口(yǒu kǒu)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也指有名声或有人帮助。
元来(yuán lái)的意思:原本、本来的意思。
跃冶(yuè yě)的意思:跳跃盛火,形容炉火旺盛。
铮铮(zhēng z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也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意志坚定。
- 注释
- 衰年:垂暮之年。
何用:何必。
铮铮:响亮。
铸不成:无法挽回。
为役:使者。
谁怜:谁会可怜。
烛之武:比喻有才能但被忽视的人。
浮言:流言蜚语。
枉累:白白牵累。
铄金:金子。
从众:随大流。
轑釜:蒸锅。
枉怨:白白埋怨。
红炉:炽热的炉火。
属:属于。
君手:你的手中。
放教:让你。
跃冶:燃烧。
要分明:要清晰明确。
- 翻译
- 垂暮之年何必再响亮,一开始就铸错无法挽回。
谁会可怜烛之武这样的使者,无端的流言白白牵累了铁壁之城。
即使金子有口也无法随大流,蒸锅里没有羹却白白埋怨兄弟。
那一点炽热的炉火在你手中,你要让它燃烧得清晰明确。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境遇的悲凉。诗中“衰年何用响铮铮,一错元来铸不成”两句,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顾,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事业无成的哀伤。“为役谁怜烛之武,浮言枉累铁元城”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身处乱世、不得志的悲愤,以及对外界是非和不实之词的厌恶。
“铄金有口难从众,轑釜无羹枉怨兄”两句中,“铄金”比喻诗人的高尚品格,“轑釜”则象征着世俗的纷争和是不公正。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坚守个性而难以得到理解的苦恼。
最后,“一点红炉属君手,放教跃冶要分明”则是诗人对于知识分子应有之作为和责任的期望。这里的“一点红炉”象征着智慧的火种,“放教跃冶”则意味着以宽广的心胸去教育和引导他人,而“要分明”则强调了做事需要的是非分明。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和对外界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在动荡年代中的独立精神和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