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同 颜 使 君 真 卿 开 元 寺 经 藏 院 会 观 树 文 殊 碑 唐 /皎 然 万 国 布 殊 私 ,千 年 降 祖 师 。雁 门 传 法 至 ,龙 藏 立 言 时 。故 实 刊 周 典 ,新 声 播 鲁 诗 。六 铢 那 更 拂 ,劫 石 尽 无 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法(chuán fǎ)的意思:传授法律、教育、技艺等知识和技能。
故实(gù shí)的意思: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或事实。
劫石(jié shí)的意思:指通过不正当手段或强行干预来改变某种局势或结果。
立言(lì yán)的意思: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六铢(liù zhū)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轻微。
龙藏(lóng cáng)的意思:指隐藏在深处的危险或力量。
鲁诗(lǔ shī)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才情出众的诗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殊私(shū sī)的意思:指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相悖。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无期(wú qī)的意思:无限期限、没有期限。
新声(xīn shēng)的意思:指新的声音、新的声势。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周典(zhōu diǎn)的意思:指规范、典范,也可指古代周朝的法律制度。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注释
- 万国:众多国家。
布殊私:普及无私的精神。
千年:长时间,泛指历史悠久。
降祖师:出现或降临伟大的导师。
雁门:地名,代指佛教传入的路径。
传法:传播佛法。
龙藏:指龙藏寺,代指佛教寺院。
立言:树立言论,发表见解。
故实:古代的事实,往事。
刊:刻印,记录。
周典:周朝的经典文献。
新声:新的诗歌或音乐风格。
播:传播。
鲁诗:鲁地的诗歌,这里可能特指《诗经》中与鲁国相关的部分。
六铢:指佛衣,极轻薄,象征高僧的脱俗。
那更:何必再。
拂:整理,拂拭。
劫石:佛家概念,指难以磨损的石头,比喻时间极其长久。
尽无期:完全没有尽头,永远。
- 翻译
- 万国摒弃私心,千年来传承祖师的教诲。
佛法经雁门传入,龙藏寺树立起言论的时刻。
古老的典籍记载着周朝的故事,新的诗歌之声传播着鲁地的文化。
六铢衣无需再拂拭,如同劫石般永恒不变。
-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佛教禅师和法门的颂扬,展现了自己对于佛学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表达了对佛法传播至我国以及祖师大德的尊崇;"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则指禅宗由印度传入中国,又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得以弘扬。
接着的"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可能是在比较佛学与儒家经典的关系,表明了对不同文化知识体系的融汇和认同。随后的"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则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历史与哲理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寻觅和内心世界的构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作家书
情话忽在喉,欲言人万里。
何以达余亲,惟凭书一纸。
低头拈秃笔,絮语不启齿。
喜怒呈心颜,讯述杂彼此。
如挥七弦琴,其音俱在指。
声飞入蓬荜,俨若吾归矣。
开缄恍面谈,琐屑过文史。
小弟听或騃,老婢闻而喜。
言之不见人,聆者先以视。
遂使孤客叹,洒然盈众耳。
伊谁创此术,缩地差足拟。
用以画羁愁,万金真可抵。
古人重骨肉,后人重朝市。
但愿名利生,不畏别离死。
我生岂大愚,胡为亦若是。
风雪满都城,惊寒常夜起。
妻孥谁在眼,独咳昏灯里。
偶闻征雁鸣,急欲觅双鲤。
披裘拂长笺,指僵书愈驶。
结念绕庭闱,馀情忆桑梓。
嗟予对床人,庶免呼庚癸。
心长目苦眩,语乱复且俚。
邻鸡忽唱晨,刺刺犹未已。
瘦僮俨蹲鸱,咍台睡正美。
《作家书》【清·张问陶】情话忽在喉,欲言人万里。何以达余亲,惟凭书一纸。低头拈秃笔,絮语不启齿。喜怒呈心颜,讯述杂彼此。如挥七弦琴,其音俱在指。声飞入蓬荜,俨若吾归矣。开缄恍面谈,琐屑过文史。小弟听或騃,老婢闻而喜。言之不见人,聆者先以视。遂使孤客叹,洒然盈众耳。伊谁创此术,缩地差足拟。用以画羁愁,万金真可抵。古人重骨肉,后人重朝市。但愿名利生,不畏别离死。我生岂大愚,胡为亦若是。风雪满都城,惊寒常夜起。妻孥谁在眼,独咳昏灯里。偶闻征雁鸣,急欲觅双鲤。披裘拂长笺,指僵书愈驶。结念绕庭闱,馀情忆桑梓。嗟予对床人,庶免呼庚癸。心长目苦眩,语乱复且俚。邻鸡忽唱晨,刺刺犹未已。瘦僮俨蹲鸱,咍台睡正美。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067c6bd221d65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