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臣服(chén fú)的意思:指臣子顺从君主,表示对权威或强大力量的服从和顺从。
初时(chū shí)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的时候,初期阶段。
大名(dà míng)的意思:大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声名远扬的名字或称号。
戴角(dài jiǎo)的意思:指人被戴上角,比喻受到耻辱或受辱。
底贡(dǐ gòng)的意思:指原本有所贡献或优势的人或事物,却被埋没或被忽视。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海青(hǎi qīng)的意思:指宝石的一种,也用来形容颜色。海青的颜色是一种深蓝色,带有绿色的光泽。
海东(hǎi d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
牛屋(niú wū)的意思:指牛棚,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破旧的房屋。
女真(nǚ zhēn)的意思:形容女子真实、质朴、坚定。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森然(sēn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气氛显得浓密、郁郁葱葱。
肃慎(sù shèn)的意思:谨慎、恭敬、庄重。
特产(tè chǎn)的意思:指某地独有的特色产品或具有特殊品质的产品。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物雄(wù x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雄壮、威武的气势和力量。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厌祸(yàn huò)的意思:厌恶灾祸、痛恨祸患
一族(yī zú)的意思:一同一家的人,指同一家族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朝诗人查慎行所作的《鹰坊歌》(其一)中对鹰的形象和历史背景的描绘。诗的开篇通过“风林萧萧夏脱木”形象地展现了鹰在夏日树林中的活动场景,暗示鹰的勇猛与自由。接下来,“坊以鹰名似牛屋”将鹰的居所比喻为牛屋,显示出鹰虽强大却被人驯养的境况。
诗中提到最大的鹰名为“海青”,形容其威猛非凡,角峥嵘,不同于寻常禽兽。“我初识名自辽史”表明作者从历史记载中了解到这种鹰的名称,它曾在辽代时期被提及,是女真族的特产,象征着他们的力量和地位。鹰与楛矢一同出现在肃慎(古代东北民族)的庭中,最初作为贡品,表示臣服。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屡求难厌祸旋结”,两国关系因鹰而起冲突,导致了兴衰变迁。最后两句“天教此物雄海东,自长窠雏成一族”表达了对鹰天生强大、繁衍成族的赞叹,同时也寓言了历史的无常和命运的安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鹰的描绘,既赞美了鹰的勇猛,也揭示了历史的复杂与变迁,具有一定的历史感慨和寓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题忠节祠次韵
漳江百里东北驰,瞰江突兀开新祠。
大书雄扁照日星,内有血染忠臣姿。
何物么么乱天纪,风尘澒洞须臾起。
低头不作彦回生,嚼舌甘为杲卿死。
义声一日震九州,乾坤惨淡烟云愁。
劲气欲褫鬼蜮魄,赤手要截长河流。
纷纷共作馀生保,一死翻嗤公草草。
无水江中洗秽羞,有客祠前奠蘋藻。
伊谁笔如金石坚,狂歌为我磨崖镌。
頫首拜公泪迸泉,纲常招揭垂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