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秋满山,窗虚夜凉集。
野客爱清泠,长瓢暝中汲。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中的宁静景象。"木落秋满山",寥寥几字便展现出秋意浓厚,树叶凋零,山色更加显得苍茫。"窗虚夜凉集",窗户透出清冷的月光,夜晚的山间弥漫着凉意,静谧而深沉。
"风吹海月生",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山风拂过,仿佛带来了海上的月色,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露洗苔衣湿",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湿润,青苔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翠绿,富有生机。
"野客爱清泠",这里的"野客"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喜爱这份清冷的山野之趣,"长瓢暝中汲"则描绘了他在月色下沉浸于自然,用长瓢在深夜汲取山泉的场景,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描绘秋夜山居的细节,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淡泊心境。
蜀江江畔见娇娥。盘云堆髻螺。
莫愁无恙,又几番、花下许经过。
暗记同车欢笑,娭视转流波。佳景蹉跎。
岁华惊掷梭。北鸿南燕信音讹。思君双鬓皤。
玉珰缄恨,问伊那回避,两如何。
漫赋求皇新操,良夜醉颜酡。琴里传歌。
试声犹未和。
天然莹质,称琁闺佳制。暗擘桃穰想形似。
羡中周四角,结体绸缪,还更有、翥凤蟠螭余势。
远书初写就,欲表中诚,轻借丹砂与钤记。
暂遣落人间,收贮蓬山,应长伴、九华帐里。
认押尾、亲临十三行,待添作双文,当伊名字。
买栽无地,寻幽古院。可胜却、珠帘蕊馆。
洛花绝异,露黄娇婉。恐别与、徐熙画卷。
得似唐宫,沈香亭畔。许带笑、倾城比看。
玉容惜醉,翠云偷展。也莫道、东君不管。
空花浮远近,浅描树色,妙衬水云图。
犯寒临断渚,一片迷茫,隐约听巴歈。
呼舟渡急,渐澹日、穿透丛芦。
回望眸、蜀山尖见,境界涌虚无。嗟余。
驱驰征道,啸咏中流,敛荒江宿雾。
还记得、扬舲东海,横槊南徐。
如今意气销沈极,对晚风、空想鲈鱼。
归去也,陶潜径菊先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