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奚山偃松》
《和奚山偃松》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乱枝轇轕翠阴圆,倚岫垂崖尽偃然

不为深根生触石,定应高干摩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yǎnsōng
sòng / sòng

luànzhījiāocuìyīnyuánxiùchuíjìnyǎnrán

wèishēngēnshēngchùshídìngyìnggāogānshàngti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触石(chù shí)的意思:触摸石头,比喻寻找事物的根本或真相。

高干(gāo gàn)的意思:高干是指拥有高级官员职位或权力的人。

摩天(mó tiān)的意思:摩天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也可以比喻雄心壮志、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偃然(yǎn rán)的意思:指平卧或安静地坐着。

注释
乱枝:杂乱无章的树枝。
轇轕:纵横交错的样子。
翠阴圆:翠绿的树荫像圆形的伞盖。
倚岫:树木依傍着山崖。
垂崖:向下倾斜的崖壁。
偃然:安逸、自在的样子。
不为:不是因为。
深根:深厚的根系。
触石:碰到石头。
定应:必定是。
高干:高大的树干。
上摩天:向上直指天空。
翻译
乱枝纵横,翠绿的树荫圆满如盖。
山崖依靠着山峰,树木斜倚着崖壁,全都安然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崎岖之地的松树坚强不屈的形象。"乱枝轇轕翠阴圆,倚岫垂崖尽偃然",画出松树错综复杂的枝叶形成浓郁的绿荫,倚靠在山峰和悬崖之上,姿态各异却都显得十分坚挺。"不为深根生触石,定应高干上摩天",表达了松树即便没有深厚的根基,但依然能够生长在岩石之间,甚至其主干向上生长,似乎要触摸到天空。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松树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外形和内在品质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物外、坚韧不拔的哲学思想。同时,这也可以被解读为诗人个人品格或人生态度的写照。在古代文人眼中,松树往往象征着高洁和刚毅,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通过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法。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倦倦林中鸟二章·其二

倦倦林中鸟,一枝聊卑栖。

鸑鷟不我昆,鸺鹠莫我嗤。

(0)

倦倦林中鸟二章·其一

倦倦林中鸟,羽毛随所依。

风霜太酸苦,肯念身不肥。

(0)

自君之出矣二章·其一

自君之出矣,冷煖何所依。

不能见君面,但见箧中衣。

(0)

偶述二绝句·其二

双马黄鞯白玉羁,蕃王遥贡立彤墀。

圣恩俄许归天厩,内使牵来不敢骑。

(0)

汉阳逢故人

银鞍白马渡江来,江上相逢一笑回。

若?汉江无咫尺,思心何事日悠哉。

(0)

南乡子·其三

细雨湿同云。绣倦鸳鸯五色纹。

凝望天涯音信杳,微矄。打窗风雪不堪闻。

倚遍旧笼薰。泪痕空沁石榴裙。

自捻腰围牢约准,东君。莫比今宵减几分。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