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祐祭文宣王庙六首.奠币用《明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在此,"一王垂法,千古作程"表明了最高统治者的法律和制度具有永恒的指导意义。"有仪可仰,无德而名"则指出,即便是没有道德品质的人也可能因为外在的仪式或形式被人们所敬仰。这两句强调了法制与道德的重要性。
接着,"齐以涤志,币以达诚"表明通过祭祀来洁净心志,并以供奉的物品(币)来表达真诚。最后,"礼容合度,黍稷非馨"则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内在美德之间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对古典礼制的尊崇,以及通过这种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高标准的向往。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
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
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过李生
蘋小蒲叶短,南湖春水生。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我为郡司马,散拙无所营。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闲行。
行携小榼出,逢花辄独倾。
半酣到子舍,下马扣柴荆。
何以引我步,绕篱竹万茎。
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
须臾进野饭,饭稻茹芹英。
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
欲去复裴回,夕鸦已飞鸣。
何当重游此,待君湖水平。
岁夜咏怀兼寄思黯
遍数故交亲,何人得六旬。
今年已入手,馀事岂关身。
老自无多兴,春应不拣人。
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归履道宅
驿吏引藤舆,家童开竹扉。
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
眼下有衣食,耳边无是非。
不论贫与富,饮水亦应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