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后车(hòu chē)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趋势之后,跟随而来的人或事物。
孔道(kǒng dào)的意思:指心胸宽广,见解高明。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脉息(mài xī)的意思:指人体脉搏的跳动,引申为生命的迹象或事物的存在状态。
儒医(rú yī)的意思:指具有儒家学问和医术的人,也用来形容对病人关怀备至的医生。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仙居(xiān jū)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环境优美、宜居的地方。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杏林(xìng lín)的意思:指医学界,尤指医学领域的学术团体或医学界的人士。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 鉴赏
这首诗《杏林春意》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巧妙地将杏林与医学结合,展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首句“杏坛作孔道,杏林鸣仙居”以杏坛和仙居为引,暗喻孔子之道与仙家之术,将儒家思想与道家精神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源泉;杏林,则是中医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以草药治病的医学传统。
接着,“儒医次第业,董樊先后车”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儒家的道德修养与医学实践相结合,董指的是董奉,樊则是指樊阿,两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医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医学与道德融为一体,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三部脉息会,一点灵台虚”则揭示了医者在诊病时的专注与内省,强调了医者不仅要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更要洞察其内心世界,通过“三部脉息”的观察,理解病人的整体状态,而“灵台虚”则意味着医者的心灵要保持空灵,不受杂念干扰,才能准确诊断。
最后,“移此药天下,何必论刀圭”表达了诗人对医学普及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医术不应局限于药物或手术,而是应该广泛传播,惠及天下苍生,强调了医术的社会责任和普世价值。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医学与文化、哲学的交融,也体现了诗人对医学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儿琰行年四十族长老而下皆辱来贺儿颇任事宗祠之建豫有劳焉是日榜刻适完余亦良喜因忆前十年赴召北上途中值吾儿生朝曾寄一诗勉之今用原韵赋诗二首见意·其二
深爱宁随物外迁,寝门晨夕寸心悬。
果然百岁从天赐,看汝斑斓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