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犹力抗,群盗竟猖披。
几人全骨肉,夜走哭荒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九日感事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泸江战事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闻道泸江破"一句,以听说泸江失守开头,透露出紧张的战局和诗人内心的震动。"伤心却复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消息真伪的不确定,以及由此产生的深深忧虑。
"六年犹力抗",说明泸江地区已经苦战多年,显示出当地军民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群盗竟猖披"揭示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战局的不利。接下来的"壮士乘危数,官军出援迟",既赞扬了勇士们的英勇,又批评了官军反应的迟缓,未能及时支援。
最后两句"几人全骨肉,夜走哭荒陂"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剧,许多家庭骨肉分离,人们在夜晚哭泣着逃离战场,凄凉景象令人痛心。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悲悯之情。
太古有积翠,怪虬托窟宅。
皮鳞老阅岁,髯发硬如戟。
爪擘层云开,夜攫明月食。
偃跃天可依,忍冷冬不蛰。
路绝人罕到,一士卧空壁。
每从晨启扉,终日对森碧。
相看久无厌,稚子笑成癖。
昔自初览时,万松皆历历。
凉阴羃窗几,深黛滴岩石。
无乃肉眼观,玩物犹滞迹。
迩来坐庵中,一松了无觌。
不在形色求,能以神气得。
坚朴藏大用,后凋秉天德。
幽怀与俱化,此境遂真适。
好风忽相过,清音起寞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