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奈:无奈,因为。
愁:忧愁,烦恼。
又:再,又来。
避处:躲避的地方。
随:跟随,伴随。
一线:像一条线。
□:此处可能表示诗歌中的省略或空白,实际诗词中可能是某种符号或未填写的文字。
长:长久,延伸。
- 翻译
- 无法逃避这无尽的忧愁,愁绪如一根线般绵延不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沉的忧愁和无处安放的情感。"奈愁又、愁无避处"表达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心境,愁绪如影随形,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逃离。"愁随一线□长"则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忧愁比作一条细长之物,它伴随着诗人,就像是无边无际的长河,绵密且深远。
从这短短四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之沉重,以及对未来可能的迷茫和渺小。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鲜明的比喻,传达了人在困顿中的无助与哀愁,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小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雉山
营邱水墨师,不识桂林山。
半世阅渠画,今始陋坚顽。
岭边千奇峰,浓绀梳云鬓。
肩舆兀醉梦,所窥才一斑。
偶投雉岩宿,洞穴穷孱颜。
旁通赤明天,南极地所寰。
更登云外顶,下视江湾湾。
群仙无我笑,畏汝碧玉环。
我久堕尘网,岁晚嗟良难。
往来等幻化,南北俱乡关。
却怜雪花儿,三生此山閒。
愿力不汝无,永悟无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