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其二》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其二》全文
明 / 袁宗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万户苍烟里,孤城绿水隈。

郡斋多近草,狱户长新苔。

国变怀砖俗,人惊判剑才。

公馀寻古迹,先上鲁连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古迹(gǔ jì)的意思: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国变(guó biàn)的意思:国家的情势发生变化,形势发生重大转变。

户长(hù ch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主要负责人,也指一家之主。

怀砖(huái zhuān)的意思:指有心思、有计划地准备,预先作好准备。

郡斋(jùn zhāi)的意思:郡斋原指官员居住的官署,后来泛指官员的住所。现在常用来形容官员贪污腐败、享乐奢靡的生活方式。

连台(lián tái)的意思:形容事情或事件连续不断地发生。

鲁连(lǔ l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依附、紧密联系。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狱户(yù hù)的意思:指监狱的大门,比喻人在困境中无法自拔。

鲁连台(lǔ lián tái)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语或行为拙劣,没有水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茫与孤寂并存的景象,通过“万户苍烟里,孤城绿水隈”两句,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独的氛围。诗人以“郡斋多近草,狱户长新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痕迹。

接下来,“国变怀砖俗,人惊判剑才”两句,不仅反映了对国家巨变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人物才能被忽视或埋没的无奈。最后,“公馀寻古迹,先上鲁连台”则表达了诗人在公务之余,对历史遗迹的追寻和对英雄人物鲁仲连的敬仰之情,体现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人性、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宗道

袁宗道
朝代:明   字:伯修   籍贯:荆州府公安   生辰:1560—1600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猜你喜欢

挽潮州教授李以翁

白发居庸塞,青衫瘴海涛。

平生馀志在,薄宦累才高。

器业庸流嫉,篇章大化劳。

乡邦人物尽,江汉日滔滔。

(0)

寄刘济用万户

君如襄阳杜征南,轻裘缓带峨两骖。

岘花江笛边吏閒,风流千载成美谈。

又如荆州庾征西,上流重镇雄孤罴。

旌旗不动万马嘶,秋风飒飒纸自题。

世家桓桓产燕朔,山川英气横诗槊。

啖牛酾酒赤羽旗,读书挥麈青油幕。

去年拥麾戍潮阳,貔貅六月飞风霜。

溪潭鳄去洗瘴雨,沧溟飓息凝清光。

暮春归帆拂鹭屿,满城酒香咽箫鼓。

客来痛饮百尺楼,楼上青山浩无数。

槐阴画戟列校满,榴花猩裙小姬舞。

丈夫穷达固有命,才气腾驩天所赋。

呜呼向来书生百年文字间,一日乘障如狄山。

(0)

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二

古桐蕴至理,出阳或施阴。

和为祥凤鸣,悲作离鹄吟。

高寄周孔思,清写夷齐心。

子期不可铸,空有千黄金。

天高九州旷,百世无知音。

梦骑白麒麟,振衣蓬莱岑。

(0)

病起用伯循御史韵二首·其一

何言痛饮是吾师,病覆壶觞亦废诗。

客久自应甘寂寞,独怜夜雨打窗时。

(0)

同靳从矩宿雁山天柱院

东南地势下,海水复善齧。

青天久轩轾,独见斗杓揭。

古帝省下上,东维成敧缺。

大灵骏奔走,蛟螭改其穴。

洚水缩地入,万鬼拔山出。

想见风雨黑,电火上下掣。

两柱俄支撑,真宰仰咋舌。

遂令天行健,不复见卼臲。

鬼工巧斲削,又不见剞劂。

日月转半腹,隐避若两蝶。

我夜卧其旁,户外白如月。

开户天冥冥,岝崿立积雪。

居然浑沌素,元气澹不裂。

平生山水性,念此心屡结。

缅怀万物初,天地亦芽蘖。

众人如蝼蚁,细大强区别。

俯仰聊自喻,白云一怡悦。

亭午日气近,鸣鸟著清樾。

我仆膏吾车,前路在嵽嵲。

(0)

上都柳枝词七首·其五

雪色骅骝窈窕骑,宫罗窄袖袂能垂。

驻向山前折杨柳,戏撚柔条作笛吹。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