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翁颇怪痴呆甚,饭熟时招喜过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痴呆(chī dāi)的意思:
◎ 痴呆 chīdāi
[dementia] 精神病学术语,指精神原性(如早发性痴呆)的或由损坏脑物质的疾病(如神经梅毒或动脉硬化)引起的智力恶化
◎ 痴呆 chīdāi
(1) [dull-witted]∶发呆;呆滞
(2) [stupid]∶呆傻;愚蠢还是(hái shi)的意思:表示在几个选择之间,最终选择了某个,强调对比或肯定最终的决定。
还生(hái shēng)的意思:指还没有出生或者已经死亡的人。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容身(róng shēn)的意思:指暂时找个地方住宿或逗留。
塞外(sài wài)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边远地方。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自嫌(zì xián)的意思:指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有所埋怨。
罪人(zuì rén)的意思:指犯了罪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了坏事而感到内疚的人。
无地可容(wú dì kě róng)的意思:指没有容身之地,形容被排斥或无法容忍。
- 鉴赏
这首诗《偶成》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自我反省以及与邻人的互动的深刻思考。
首联“中原无地可容身,塞外还生有道瞋”,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中原地区,作为传统的文明中心,却似乎无法容纳诗人的存在;而边远的塞外,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至少还有人愿意以“有道”之名对待他,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颔联“世惟欲杀称知己,我亦自嫌真罪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在世人眼中,所谓的“知己”往往只是表面的虚伪与利益的交换,而诗人自己也因某种原因被视为“罪人”。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也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反思。
颈联“半榻日光还是睡,一瓢诗句未全贫”,则转向了个人生活的描写。诗人选择在简陋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半榻日光”的自然之乐和“一瓢诗句”的创作之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物质贫困的一种反讽,也是对精神世界丰富性的肯定。
尾联“邻翁颇怪痴呆甚,饭熟时招喜过频”,描绘了诗人与邻人的互动。尽管邻居可能觉得诗人的行为有些古怪,但诗人在饭熟之时频繁地邀请邻居,既体现了他与人为善的品质,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深化了主题,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真诚与善良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偶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对当时社会风貌的生动画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龙安送宗上人游东吴
淮水送君春雨馀,刺舟断岸归匡庐。
江南别我秋天远,轻囊瘦策游西湖。
君去复来如社燕,我独留滞如贾胡。
牵衣觅诗亦不恶,怪君儿戏忘髭须。
平生千偈风雨快,约束万象如驱奴。
饥来一字不堪煮,乃知弄笔输耕锄。
不如寻我旧游处,武林清境天下无。
耐清不得却来此,作诗送君游上都。
次韵龚德颜柳帖
颜柳以字名,画画法可究。
后世何寂寥,此辈了无有。
皆云学未至,妙不应心手。
那知斯人徒,德高名往就。
字工德不修,名与身俱朽。
吾子佳少年,俊气驹方骤。
新诗作行草,开轴龙蛇走。
坐客口为愕,我亦知肯首。
积墨如陂池,积笔高陇阜。
学之不至颜,要亦终至柳。
此诗闻东坡,请君书座右。
春日郊居
寄庐城郭逐风尘,不信农夫有食贫。
世极全无干子姓,臣愚只恐负君亲。
枯桑伐火怜龟觳,野鼠食禾讼谷神。
劝汝及春收耒耜,官家子弟欲行春。
秋日泛舟走笔呈同游诸公
秋波潋滟泛横溪,小楫轻舟逐浪移。
远浦遥山俱惨淡,浴凫飞鹭共差池。
苦嫌斜日侵棋局,安得长竿理钓丝。
归去倾家新酿酒,还须来趁菊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