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临千佛山寺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窈窈寺门敞”,开门见山地描绘了寺庙的大门豁然开朗,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开阔。接着“苍苍山径微”,则将视线转向了通往山寺的小径,以“苍苍”形容山色之深邃,以“微”字强调小径的隐秘与曲折,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氛围。
“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微风轻拂、云朵贴近的情景。微风似乎有意不让帽子落下,云朵仿佛在靠近时凝固了衣裳,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独特视角。
“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进一步展示了秋季山间的景色。红枫直立于背领之间,紫菊在岩石旁繁茂生长,色彩鲜明,生机勃勃,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日画卷。
最后,“晚途喧葆吹,舆醉出林霏”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传来欢声笑语,诗人仿佛在醉意中走出林间的雾气,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欢乐相聚,也暗示了他在自然美景中的陶醉与忘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
闺门文采羡玄耽,更有青溪妹第三。
生小不窥青琐合,家常希换白单衫。
钗梁风定虫犹颤,裙衩花深蝶竞衔。
雅谑引经推郑婢,狂诗送抱想吴男。
红儿诗里欢兼恨,素女图前笑带惭。
想见隔屏声矻矻,似闻昵枕诉諵諵。
加餐意托琉璃匕,寄札愁凭玳瑁篸。
岂有鹊头能助忆,愿为鸡舌与君含。
遥猜踪影心先妒,未接言辞性已谙。
体自生香防姊觉,眉能为语任郎参。
发光可鉴千盘滑,唇味如饴一啮甘。
记得那时偷近处,唾绒红点碧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