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自然景观的对比与思考。首句“石渠何蜿蜒,地迥泉常涸”中,“蜿蜒”生动描绘了石渠曲折蜿蜒的形态,而“地迥泉常涸”则揭示了泉水在特定地理环境下难以持久的现状。这种对比引出了后两句的感慨:“何如观秋澜,滔滔赴东壑。”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秋天的波澜壮阔,想象着水流奔腾不息,最终汇入东方的山谷。这种转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生命流动、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想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永恒与瞬间、稳定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诸公步城北分韵得亦字
去月霜雪交,咫尺涩如棘。
今朝云雾散,春气恍如昔。
九衢慰眼新,百草随意出。
俯仰亮有观,兹辰底空掷。
陶谢何许遨,发兴在郭北。
净界集两楹,层阁倚百尺。
风日已可人,江山亦德色。
四睇感终古,五字办即席。
想见盘礴地,鲜飙生两亦。
良游不相待,发函三叹息。
普融阁
前身善财后老平,善知识处靡不到。
十信生行回向地,等觉妙觉诸法门。
一法门中义一句,须弥聚笔海量墨。
亘未来际力书写,未来可尽写不尽。
何况六位一切法,一一算谕莫能及。
老平于此不思议,第三手把龟手笔。
一刹那间能事竟,一一微尘出经卷。
三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
龙树传持所未会,悉在而今轮字里。
字字无增亦无减,四十二字谁举偈。
大宝莲花忽开敷,帝网重重清净土。
十方三世佛菩萨,一时会集作證明。
弥勒辨说巧称扬,文殊师利欣按顶。
日用纵横日日新,此身普贤身内现。
若人欲识老平身,即是毗卢无尽藏。
《普融阁》【宋·邹浩】前身善财后老平,善知识处靡不到。十信生行回向地,等觉妙觉诸法门。一法门中义一句,须弥聚笔海量墨。亘未来际力书写,未来可尽写不尽。何况六位一切法,一一算谕莫能及。老平于此不思议,第三手把龟手笔。一刹那间能事竟,一一微尘出经卷。三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龙树传持所未会,悉在而今轮字里。字字无增亦无减,四十二字谁举偈。大宝莲花忽开敷,帝网重重清净土。十方三世佛菩萨,一时会集作證明。弥勒辨说巧称扬,文殊师利欣按顶。日用纵横日日新,此身普贤身内现。若人欲识老平身,即是毗卢无尽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667c710c3d829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