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露鲜馀润,炎飙成蕴隆。
清虚浪自足,高饿亦云穷。
悲啸(bēi xiào)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发出哭喊声。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尘壤(chén rǎng)的意思:指尘埃和土壤,比喻平凡、庸俗的世界。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临长(lín cháng)的意思:即将离开或临近离开。
鸣蝉(míng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岂伊(qǐ y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结果的否定和不屑。
轻举(qīng jǔ)的意思:轻而易举地举起或移动物体,形容事情容易做到。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向中(xiàng zhōng)的意思:指向着中心或中央。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星火(xīng huǒ)的意思:指微小而强烈的火焰,比喻微小的力量可以引起巨大的影响。
炎飙(yán biāo)的意思:形容热气猛烈地吹动,也比喻情绪激动或言辞激烈。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先,“芳草久已歇,星火奄向中。”这两句以“芳草”和“星火”为意象,分别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芳草的凋零暗示着春天的结束,而星火的暗淡则预示着夜晚的降临,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万物变换的氛围。
接着,“日暮玄鸣蝉,岁华坐将空。”日落时分,蝉声响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这里的“玄鸣蝉”不仅指蝉的叫声,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随着蝉鸣的响起,一年的时光似乎就要耗尽,给人以深深的无力感。
“轻举尘壤外,逍遥神仙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尘世束缚,追求自由与超脱的心愿。他想象自己能够像神仙一样,远离凡尘,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或逃避。
“岂伊感时节,悲啸临长风。”诗人并非单纯因为季节更替而感到悲伤,而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促使他面对自然界的变迁,发出悲叹。他站在长风之中,用悲啸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反应,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
“夕露鲜馀润,炎飙成蕴隆。”傍晚的露水虽还带有几分湿润,但炎热的风却已经积蓄了力量,预示着夜晚的凉爽即将被白天的酷热所取代。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冷暖交替的规律,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清虚浪自足,高饿亦云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静与虚空的追求,以及对高处不胜寒的感慨。他认为,尽管追求清静与虚空可以带来内心的满足,但在高处却会感到孤独与寂寞,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宛丘有佳士,夙抱希世珍。
连城称赵璧,明月产西秦。
精光射长虹,呵护多鬼神。
奈何早不售,掩泣徒悲辛。
鱼目翻见赏,燕石混其真。
连城与明月,沉埋气未伸。
郁勃陈蔡间,至宝难终湮。
会当献天府,临朝设九宾。
君其重自爱,毋惭抱璞人。
怅伊人隔浦,才镜里,又眉边。
忆春水长安,轻帆天际,梦断寒烟。
腰围那禁瘦损,拥重衾、羞道夜如年。
痴望闲云漠漠,懒窥素魄娟娟。灯前。顾影生怜。
千万语,写云笺。看疏柳低阑,黄花绕砌,此意绵绵。
欲解相思无计,趁青山、红树放归船。
私定行期三五,与他明月同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