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蝶令.游墩子河》
《风蝶令.游墩子河》全文
清 / 许禧身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流水波如镜,长空云是罗。

双双燕剪点轻波,只少隔江高唱采莲歌。

且向堤头坐,轻风拂体和。一腔幽恨如何

却好仙香吹得满襟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高唱(gāo chàng)的意思:高声歌唱,形容大声赞美或宣扬。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轻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微风,轻柔的风。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水波(shuǐ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的波浪,比喻事物的变化或波动。

香吹(xiāng chu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音乐动听动人。

燕剪(yàn jiǎn)的意思:比喻剪纸技艺高超。

一腔(yī q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等全都集中在一个方面,没有其他方面的表现。

幽恨(yōu hèn)的意思:深深地埋藏在心中的仇恨或愤怒。

云是(yún shì)的意思:云是是指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鉴赏

这首《风蝶令·游墩子河》由清代诗人许禧身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游历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

首句“流水波如镜”,以镜喻水,形象地描绘出水面的平静与清澈,仿佛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映照着四周的景色。接着,“长空云是罗”一句,将天空中的云彩比作精致的罗纱,既表现了云彩的轻盈与飘逸,也暗示了天空的广阔与深邃。

“双双燕剪点轻波”描绘了燕子在水面轻巧地掠过,如同剪刀般划破水面,留下点点涟漪。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燕子的灵动与优雅,也赋予了水面以生机与活力。而“只少隔江高唱采莲歌”则通过想象,表达了对江南水乡采莲时节热闹场景的向往,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接下来,“且向堤头坐,轻风拂体和”两句,诗人邀请读者一同坐在堤边,感受轻柔的微风拂面,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体验,让人心情愉悦,精神放松。

最后,“一腔幽恨叹如何。却好仙香吹得满襟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景色,诗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幽怨与感慨;另一方面,仙香的吹拂似乎又为这份情感增添了几分超脱与慰藉,使得整个情绪在矛盾与和谐之间找到了平衡。

整体而言,《风蝶令·游墩子河》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欣赏美景时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许禧身
朝代:清

许禧身,字仲萱,仁和人。祐身妹,贵阳直隶总督陈夔龙继室。有《亭秋馆诗词钞》。
猜你喜欢

贺新郎.中秋前五日看早桂

灏气收残暑。恰金飙、夜来染就,小山幽树。

丛桂离离香满径,正值秋棠开处。

掩映也、倍添娇妩。

红烛三条围锁院,记妲娥、不肯相怜取。

平生恨,那堪数。思量旧事多如雨。

忆前生、婆娑曾在,清虚之府。

沦谪红尘三十载,却羡广寒清苦。

忘不了、花阴玉兔。

月到中秋光定满,折花枝、吾欲骖鸾去。

再快作,霓裳舞。

(0)

满江红.写怀

四壁萧然,每自笑、谋生无术。

空余得、半生落拓,酒狂诗癖。

短砌有花聊适宜,茅斋无地堪容膝。

问柴门,何事日长关,维摩疾。且瀹茗,松闲石。

且放艇,溪头月。况此身蝶梦,此生驹隙。

踪迹好寻闲处住,心情莫向愁边歇。

尽掀髯、一笑万峰横,遥天碧。

(0)

菩萨蛮回文

绕廊花影横庭小,小庭横影花廊绕。

云底月鳞鳞,鳞鳞月底云。

者边侬坐夜,夜坐侬边者。

衣上暗风微,微风暗上衣。

(0)

新柳八首·其三军营

唤作条侯号颇宜,澹烟低锁戟门枝。

难穿白羽稊犹小,乱拂红旗带已垂。

画角晓吹金缕曲,铁衣寒映曲尘丝。

将军令肃春难透,莫怪东王按辔迟。

(0)

三谒庞士元墓·其三

三尺孤坟幸未平,筑台应可对怀情。

书生只解风流梦,赢得啼猿有四声。

(0)

积雨

苦雨连宵至,朝来没钓沙。

随风携破块,和雾暗飞花。

积闷勤开卷,长贫懒问家。

苍茫云水外,何处是生涯。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