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圭峰二首·其一》
《登圭峰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两目何曾瞬,诸山总有缘

跏趺临绝壑,独自鸣泉

炎暑初伏安期共老禅。

市廛无意绪,遥见孤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期(ān qī)的意思:安排时间;规定时间

初伏(chū fú)的意思:初伏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节气,表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指初伏时期的炎热天气。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孤烟(gū yān)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独自一人。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跏趺(jiā fū)的意思:指坐在地上,双腿交叉的姿势。

鸣泉(míng quán)的意思:指流水声如泉水般清脆悦耳。

市廛(shì chán)的意思:市场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炎暑(yán shǔ)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遥见(yáo jiàn)的意思:遥远地看见。

意绪(yì xù)的意思:指情绪、心情、思绪等的变化。

有缘(yǒu yuán)的意思:有缘指两个人因为前世的因缘关系而有缘相遇或有缘相知。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有着特殊的缘分,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总有(zǒng yǒu)的意思:表示事物总是会有一定的数量或程度存在,无论是好是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在圭峰山巅修行的情景。首句“两目何曾瞬”形象地表现了僧人长时间静坐,目光凝视,仿佛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接着“诸山总有缘”则暗示了僧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和宁静。

“跏趺临绝壑,独自听鸣泉”两句,通过“跏趺”(盘腿而坐)这一佛教修行的姿态,以及“临绝壑”、“听鸣泉”的动作,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炎暑方初伏,安期共老禅”中,“炎暑方初伏”点明了季节背景,暗示了僧人修行环境的艰苦,但“安期共老禅”则表达了僧人与时间、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对禅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最后,“市廛无意绪,遥见上孤烟”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画面。远处的“孤烟”不仅象征着僧人修行生活的简朴与淡泊,也寓意着他心灵的纯净与超脱,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僧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洁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生活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处、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程氏三节妇诗

一节已云寡,联芳良独难。

伟哉程氏妇,挺此三琅玕。

朅从夫子亡,矢死为孤鸾。

梯也谢膏沭,姒也捐罗纨。

空闺窅无人,号恸摧肠肝。

庭乌助其哀,比邻辍其餐。

抚婴尚自苦,独处尤悲酸。

人生几何时,日月如流丸。

长者遂白头,少者颜凋残。

不见昊天广,但觉春风寒。

乃知帝降衷,本固不可刓。

滔滔东逝水,足与回狂澜。

愿言冠屦子,勿作偷生安。

如此巾帼人,输彼一寸丹。

长令天地间,凛凛节操完。

我非刘更生,闻之坐长叹。

谁当传列女,千载名弗刊。

(0)

寿仁里宗人景华时会统宗谱

谱刻初成不世珍,寿筵遥动满堂春。

相门根柢瞻乔木,仁里光阴祝大椿。

晚福渐看周甲子,仙方何用守庚申。

持觞伐鼓从今始,莫愧康衢古逸民。

(0)

题唐十八学士登瀛图

冠冕分明见盛唐,百金谁购宋宫藏。

山人妙绝丹青手,学士名高翰墨场。

千里忽惊雷剑合,十年空叹楚弓亡。

摩挲手泽真非偶,抚卷令人羡紫阳。

(0)

过五岭

览胜心雄力未疲,不愁云路转逶迤。

上当华岳扪参处,下抵虞渊取日时。

鬼斧有灵方可凿,画工虽巧竟何施。

我来亦乏惊人句,未敢磨崖与斗奇。

(0)

忆在姑苏与顾天锡郎中语次亦有亡弟之感惨然对泣不能自胜因追次其韵一首

泉下应无日再晖,一灯寥落伴僧扉。

重阳为尔愁看菊,未老凭谁共采薇。

妙质固应天最靳,芳年真与世轻违。

等閒不敢娱亲侧,忍见同时旧綵衣。

(0)

齐云岩·其一

四山回合杳难穷,翠锦屏开面面工。

巨石穿云成户牖,半崖飞雨作帘栊。

地灵今古神先据,境隔仙凡路可通。

极目丹邱何处是,巍巍楼阁起天中。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