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训蒙绝句.夜气》
《训蒙绝句.夜气》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理则无形气是乘,气随夜息理斯存。

息时无感犹当验,昼不能清夜亦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理则(lǐ zé)的意思:理智是行为的准则,遵循道理做事。也指遵守法律法规、道义准则。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无感(wú gǎn)的意思:没有感觉或没有反应。

形气(xíng qì)的意思:指外形和气质。

鉴赏

这首《训蒙绝句·夜气》由宋代学者朱熹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理”与“气”的关系以及昼夜之气对人精神状态的影响。

首句“理则无形气是乘”,提出“理”作为无形的概念,而“气”则是承载“理”的物质载体。这里的“理”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气”则代表了物质世界。这一句揭示了“理”与“气”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即“理”寓于“气”中,通过“气”得以体现和存在。

次句“气随夜息理斯存”,进一步阐述了“气”与“理”的动态关系。在夜晚,人们休息时,体内的“气”随之减弱,但“理”依然存在于其中,不因外在条件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理”作为内在本质的恒定性,即使在身体活动减少、意识放松的状态下,其内在的规律和秩序仍然存在。

接下来的两句“息时无感犹当验,昼不能清夜亦昏”,则从人的精神状态角度出发,探讨了昼夜之气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在休息时,尽管意识可能变得模糊或无明显感受,但“理”的存在仍然是可以验证的;而在白天,虽然人们通常感觉较为清醒,但夜晚的“气”同样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导致昏沉或不清醒。这两句强调了“理”与“气”在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普遍性和持续性,无论是在清醒还是睡眠中,它们都在发挥作用。

整体而言,《训蒙绝句·夜气》通过深入浅出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朱熹对于“理”与“气”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对个体精神状态的影响。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理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也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考价值,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理”与“气”理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山窗独坐二绝·其二

林合鸟声频,山含花气重。

春色已将阑,欲寝不成梦。

(0)

丑奴儿令.和李后主秋怨

当年谁送江南怨,云树悲秋。舴艋含愁。

月影消沈玉一钩。无数蜻蜓飞晚照,红蓼梢头。

款款嬉游。水冷蘋花带影流。

(0)

洞庭秋三十首·其四

洞䆗虚无净一规,惊涛相即不相疑。

精金大冶鍊幽蚃,俊鹘老鼍愁倾危。

炎心已改何洗涤,高旻受荡还清嬉。

妙香浮动非蘋芷,水雾上摄开轻吹。

(0)

和梅花百咏诗·其六十七罗浮梅

客路相逢散旅愁,桄桹月落海天悠。

何当移向神山种,得共师雄赋白头。

(0)

和梅花百咏诗·其二十七簪梅

宜春燕子缕金花,抛掷偏拈紫玉芽。

风味爱他林下好,妆成掬雪试烹茶。

(0)

和梅花百咏诗·其十九评梅

绝色平分雪几曾,清香不怕月难胜。

双标第一花卿品,莫遣姚黄妒汝能。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