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去化龙,且莫呼童扫。
- 鉴赏
这首诗《竹影》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描绘了竹子在阳光与微风中的生动景象,充满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首句“日上竿头早”,描绘了清晨阳光初升,阳光照在竹竿上的景象,暗示了一天的开始,充满了希望和活力。接着,“风摇云影好”一句,通过风吹动云彩,投射出竹林的光影变化,展现了自然界中动态与静态的美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感觉。
“看他去化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竹子比作即将成龙的幼兽,寓意竹子在自然界中不断生长、壮大,最终可能成为支撑天地的栋梁之材,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蜕变。这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坚韧与美丽,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一句“且莫呼童扫”,则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景的珍惜与保护之情。诗人劝告不要轻易破坏这美丽的景象,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爱护,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幕幕生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庭春色·其三长至晓雪
律转微阳,日当长至,岁月堪惊。
正寒生鸳枕,低垂银蒜,绮窗云暗,斗帐香凝。
燕市风光怜暮景,更朝雪纷纷移我情。
开帘幕,看檐牙飞絮,阶砌堆琼。
追思去年此日,迢递向、水驿江程。
早月高湓浦,帆停庐岳,一湾渔火,几点疏星。
愁拥孤衾彭蠡晓,但五老遥来天外青。
数声欸乃,家山万里,乡梦初醒。
风流子.谒告归题舫中
野渡少人来。斜阳里、闲着济川材。
尽满目云山,伴人坐啸,一川风月,留客追陪。
还看取,宦情容易淡,诗句浩难裁。
红树酣秋,绿蓑霁晚,洞庭霜冷,笠泽云开。
徘徊空自信,怕烟波未许,鸥鹭私猜。
回首日边京阙,清梦相催。
笑此生真负,羊裘高洁,几时得洗,马首尘埃。
唯是初心一点,飞想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