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陶似不足,方谢尚有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务(bǎi wù)的意思:指百般琐事或各种事务。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二老(èr lǎo)的意思:指两位年纪较老的人。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康乐(kāng lè)的意思:指心情愉快、舒畅。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粝饭(lì fàn)的意思:指简单的、粗糙的饭食,比喻简单朴素的生活。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摹仿(mó fǎng)的意思:模仿的意思,指按照他人的样式或者行为来模仿。
佩鱼(pèi yú)的意思:佩鱼指的是戴着鱼的形状的饰品,比喻虚有其表、形式空洞,没有实际价值或功效。
勤渠(qín qú)的意思:勤奋努力,不懈努力。
舒徐(shū xú)的意思:舒缓平稳的样子,形容节奏悠闲、轻松自在。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意味(yì wèi)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行为所包含的深层次、内在的意思或含义。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永嘉(yǒng jiā)的意思:指事情长久不变,永远不会改变。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钻仰(zuàn yǎng)的意思:钻研、深入学习
- 翻译
- 我登上了匡庐山,心中怀想陶渊明的居所。
我在永嘉郡游历,效仿谢灵运佩戴鱼符的风雅。
研习诗歌已有六十年,深深敬仰渊明与灵运两位先贤。
年华已老,恐怕一事无成,感叹内心空虚。
近来事务繁多,粗茶淡饭几乎无蔬菜。
早晨吟诵力求模仿,夜晚吟咏更加勤奋。
不必每个字都精雕细琢,关键在于意境舒缓悠长。
相比陶渊明,我的诗作似乎还略显不足,但比起谢灵运还有余地。
世间无人理解我的诗才,是时候回归田园了,吾将归去。
- 注释
- 陟:登高,登山。
渊明庐:陶渊明的居所,代指隐居生活。
永嘉郡:古地名,今浙江温州一带。
康乐:谢灵运的字,以其才华出众而得名。
兹佩鱼:古代官员的象征,谢灵运曾佩戴鱼符。
钻仰:深入学习,敬仰。
腹空虚:形容内心空虚,无所成就。
迩来:近来,最近。
摹仿:模仿,学习。
勤渠:更加勤奋。
舒徐:缓慢,从容。
比陶似不足:相比陶渊明,感觉自己诗才不足。
方谢尚有馀:自己在诗歌上还有超越谢灵运的地方。
识:理解,赏识。
归欤:归去,引申为归隐。
-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属于《学诗吟十首》中的第一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厚文学素养和对前贤的崇敬之情。
“我陟匡庐山,想像渊明庐。”开篇诗人登上了匡庐山,心中想象着古代隐逸者庄周(字渊明)的居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慕。
“我游永嘉郡,康乐兹佩鱼。”接着,诗人游历到了永嘉郡,享受着康乐的时光,就像佩戴着鱼形的玉饰一样。这里通过“康乐”二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
“学诗六十载,钻仰二老且。”诗人说自己学习诗歌已经六十年了,一直在钻研和仰慕着古代的两位诗仙——李白和杜甫。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修养,也反映出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白首恐无成,嗟哉腹空虚。”随着头发变白,诗人担忧自己可能一事无成,同时感叹自己的内心空虚。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有限和文学创作未能达至理想高度的忧虑。
“迩来摆百务,粝饭几无蔬。”近来种种琐事缠绕,连最基本的粗米饭都难以保证。这是对物质生活困顿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易和淡泊。
“朝吟极摹仿,夜咏加勤渠。”白天时,诗人尽力模仿前人的佳作;到了夜晚,则更加勤勉地吟诵。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孜孜不倦和不断追求。
“不必一字工,意味但舒徐。”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文学观念,即不追求每一个字都必须精巧,只要整体意境流畅自然即可。这是对传统诗歌中注重意境的理解,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真挚的情感。
“比陶似不足,方谢尚有馀。”诗人自谓自己的文学成就与陶渊明相比还有不足,但又觉得谢灵运还留有一些可取之处。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谦逊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不同诗人的认识和评价。
“举世无人识,归欤吾归欤。”最后,诗人感慨于世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文学追求,最终选择了归隐的生活。这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感叹,也是对世俗与自我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子大丈属效湘社集体赋六忆词·其三食
忆食时玉案惯双偎,馋口早流涎。
为檀奴生日,持斋私祝,人月长圆。
休遣小姑尝酒,杯侧画文鸳。
鹦鹉偏忘饲,唤向窗前。
小试调羹纤手,把梅盐共糁,故要郎酸。
问别来滋味,谁替劝加餐?
恁红莲炊成香饭,愿渠侬两意镇相怜。
还试看燕支余晕,犹著唇边。
玲珑玉.新笋,和慈博
鸾翥龙吟,甚时听、暮雨潇潇。
惊雷出地,一旬便已干霄。
似此峥嵘气象,■文章才露,头角龄髫。今朝。
绷婴孙、犹系锦绦。
料得樱筵待伴,证禅心玉版,风味江瑶。
数旧添新,又何望、扫叶煨烧。
休论薛滕谁长,且留证、山香竹讯,佛影蔬苗。
笑馋守,渭川胸,千亩未消。
烛影摇红.寿陈柱尊,时柱尊在沪
满地江湖,閒情尚寄吴淞棹。
诗清还浥惠山泉,蜡屐梁溪到。风月秋高岸晓。
抱花眠、瞢腾藉草。羲皇入梦,酒国无愁,愁怀知少。
山水因缘,茂陵吟席婵娟照。
故园松菊未归看,暂恋江南好。儿女灯前喜笑。
乐团圞、凤笙绵邈。登高期近,萸盏长春,纤葱整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