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粉墙(fěn qiáng)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
锦笺(jǐn j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文辞华美。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柳堤(liǔ dī)的意思:指柳树丛生的堤岸,形容景色优美,风景如画。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恼人(nǎo rén)的意思:令人烦恼或不快的事物或行为。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秋千(qiū q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感在两个相反的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弦索(xián suǒ)的意思:指线索、蛛丝马迹,引申为追踪、寻找的线索。
小玉(xiǎo yù)的意思:指年幼可爱的女孩子,也用来形容年轻美丽的女子。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移筝(yí zhēng)的意思:指调整琴弦或筝弦,以使音调更加和谐悦耳。也用来比喻调整心态或改变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河传·其二》(戏效花间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闲愁画面。"倦绣"展现出女子在慵懒地刺绣之余,流露出一丝疲惫与无聊。"轻揎罗袖"和"背倚秋千"的动作,暗示着她的闲适与寂寞,同时借景寓情,以杜鹃鸟的啼叫唤起对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
"年年恼人三月天"直接表达了女子对每年春天杜鹃鸟唤起的离别情绪的深深困扰。接下来的"锦笺空将心事传",通过写信寄托相思之情,却只能徒然传达内心的孤寂,反映出情感无法传递的无奈。
"小玉偷移筝上雁"描绘了室内情景,小玉无意中拨动了筝弦,仿佛连筝上的雁也懂得女子的心事,弦索断裂,惊飞的不只是筝上的雁,更是女子心中的期盼与失落。"惊起睡鸳散"以鸳鸯比喻夫妻或情侣,此处则象征着情感的分离。
最后,"粉墙西,杨柳堤,马嘶"描绘出户外景色,杨柳依依,马嘶声声,唤起了游子归乡的联想,女子不禁问:"谁家游子归?"这句问话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声控诉,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闺中女子的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设置,展现了元末明初词作中常见的闺怨主题,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春日舟行
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
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
醉倚柁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景意与俱闲。
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
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
桂棹桃溪归后,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
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
- 诗词赏析
- 示长孙景南
- 洞仙歌.咏栀子
- 西江月.各民主党派代表先后集北京开扩大会议,八月二十二日毛主席暨国家诸领导人于怀仁堂畔亲予接见,并合摄一影。预会者谈论自由,心情舒畅,故称之为神仙会
- 虞美人
- 声声慢.春淮晚步
- 水龙吟.昔谢自然欲过海求师蓬莱,至海中,或谓自然,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不可到。天台有司马子微,身居赤城,名在绛阙,可往从之,自然乃还,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论七篇,枢一篇,年百馀,将终,谓弟子曰:吾居玉霄峰,东望蓬莱,尝有真灵降焉,今为东海青童君所召,乃蝉脱而去。其后李太白作大鹏赋云:尝见子微于江陵,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元丰七年冬余过临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童颜清彻,如二三十许人,然人亦有自少见之者。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乃作水龙吟一首,记子微太白之事,倚其声而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