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竹寄张从善(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从善在大东门外竹林边共同漫步的情景,通过“几度行吟共日斜”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两人共度时光的美好画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鬓发皆已斑白,犹如雪色,这不仅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也是对友情长久不变的赞颂。最后,“相思相望尚天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即便相隔千里,这份情感依旧如初,跨越时空的限制,依然紧密相连。
此诗以竹为媒介,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质朴而深情,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惟古于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
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舆亦知窥阃垒。
齐人谋莒本秘诡,登楼密语不敢指。
两唇含合不哆侈,见者能知岂徒尔。
后人学疏忽源委,传会流俗兼下里。
庚辰吴入记前史,郢永遂令齐亥豕。
少知长老习步跬,红绿谁能辨朱紫。
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或掩耳。
我年六十老书几,仿佛声形多取似。
目前趋过或但已,翻覆讨论徒累累。
方侯大梁旧冠履,结发儒衣长槐市。
发愤编摩贪寸晷,索摘真能穷骨髓。
持以告人遭诋毁,方侯持心直如矢。
尊吾所闻宁转徙,若不我从知已矣。
我留龟溪同梵庋,膻莸偶幸亲兰芷。
时论古意自鞭箠,不觉此心思奋起。
乃知古学惟审是,晚乃纷纭听华绮。
考永声律究终始,纵不有疑心固喜。
要好谁云不传纸,革误锄疑云糠秕。
欲障东流归海水,识路直须行不已,靖节琴中有宫徵。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宋·王洋】惟古于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时及春秋循一轨,台舆亦知窥阃垒。齐人谋莒本秘诡,登楼密语不敢指。两唇含合不哆侈,见者能知岂徒尔。后人学疏忽源委,传会流俗兼下里。庚辰吴入记前史,郢永遂令齐亥豕。少知长老习步跬,红绿谁能辨朱紫。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或掩耳。我年六十老书几,仿佛声形多取似。目前趋过或但已,翻覆讨论徒累累。方侯大梁旧冠履,结发儒衣长槐市。发愤编摩贪寸晷,索摘真能穷骨髓。持以告人遭诋毁,方侯持心直如矢。尊吾所闻宁转徙,若不我从知已矣。我留龟溪同梵庋,膻莸偶幸亲兰芷。时论古意自鞭箠,不觉此心思奋起。乃知古学惟审是,晚乃纷纭听华绮。考永声律究终始,纵不有疑心固喜。要好谁云不传纸,革误锄疑云糠秕。欲障东流归海水,识路直须行不已,靖节琴中有宫徵。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767c6e2f0b30d8784.html
游吕庵偶题
结屋得胜处,群山簇画屏。
春城花覆白,野路麦铺青。
趁暖鸠呼妇,先时柳化萍。
年年寒食近,心自叹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