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旬苟不雨,万木昏苍苍。
晚逢开疏阴,枝上漏微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中道雨树》,描绘了久旱后突然降雨带来的清新景象。首句“一旬苟不雨”表达了对连日干旱的忧虑,接着“万木昏苍苍”形象地写出树木因缺水而显得暗淡无光。然而,雨后的变化令人欣喜:“朝见洗林叶”,清晨的雨水洗净了树叶,使得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晚逢开疏阴,枝上漏微阳”则描绘了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树木间透出稀疏的光影,透露出一丝暖阳。
诗人感慨:“翠色固以好,安得无秋霜?”虽然眼前绿意盎然,但他深知秋天的霜降不可避免,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规律。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树木的生机与季节的变迁,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茉莉穷花品,应居第一评。
色如西子白,香赛马牙清。
艳骨元仙种,冰肌讶日精。
铅华尽捐弃,朴素得轻盈。
望断金闺曙,魂迷蛱蝶轻。
鸟来应代语,风动只含情。
当暑丽如妓,佳人摘满籯。
插头无限好,薰茗有馀馨。
性亦能蠲忿,功兼助养生。
自怜生远海,徒只播芳名。
青锦何人赋,绯桃浪子称。
猗兰从入操,绝意慕浮荣。
白云绝顶有飞瀑,大珠小珠落万斛。
初疑银河泻九天,又如环佩归仙躅。
毛发森然不敢留,稍下百步金石幽。
如将白练为帘箔,高挂清虚之殿头。
定是天孙为纺绩,唤取鲛梭方织得。
风来不卷月不钩,世不收拾垂百尺。
我来手弄潺湲处,青天白日惊风雨。
何当饱嚼九节蒲,捲帘飞挟蓬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