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罢吴官来,又随越舸发。
伯氏复同郡,邑境接民垡。
宁将内隔外,正似肉附骨。
伯氏(bó shì)的意思:指以伯父自居,傲慢自大的人。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隔外(gé wài)的意思:指事物相隔很远,无法直接接触或了解。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稽山(jī shān)的意思:稽山指的是高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困难或障碍。
蛟鼍(jiāo tuó)的意思:指龙和鳖,比喻高低不同的人或事物。
交欢(jiāo huān)的意思:相互欢迎和交往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笋蕨(sǔn jué)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途。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鼍窟(tuó kū)的意思:指非常黑暗、邪恶、危险的地方。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相交(xiāng jiāo)的意思:两者或多者在空间或时间上交叉、重叠。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鱼蟹(yú xiè)的意思:指卑鄙、无耻之人或下贱的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师直之会稽宰》,表达了对友人师直赴任会稽县令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诗人赞美了吴越之地的优美风物,认为这里无比出色,暗示了师直此行将置身于一个令人向往的环境中。接着描述了师直从吴地到越地任职的过程,强调了他的频繁调动,但无论在哪里,都临近蛟鼍出没的水域,暗含了仕途的险峻。
诗人提到师直与自己同郡,且两地百姓相连,如同肉附骨般紧密,表达了深厚的邻里关系。他还提及了姚江的鱼蟹和稽山的竹笋蕨菜,这些都是会稽的特产,象征着师直将享受到的地方特色和生活乐趣。诗人祝愿师直在新的任上能与当地人民和谐相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希望师直能在高堂尚且未老之时,事业有成。
最后,诗人以“送子意不尽,念逐有明月”收尾,既表达了对师直的不舍之情,也寄寓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的前程如明月般明亮照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