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不饮全无寐,自笑能诗例得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风庭(fēng tíng)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大厅,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胸怀宽广,见识广博。
扶杖(fú zhàng)的意思:扶持和支持老年人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海榴(hǎi liú)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感如同海榴花一样红艳热烈。
榴红(liú hóng)的意思:指榴莲的果实成熟时的红色,比喻事物成熟或者人的容貌红润健康。
梅雨(méi yǔ)的意思:指梅花盛开时节的雨水,也比喻一年中的雨季。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若非(ruò fēi)的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秃翁(tū wēng)的意思:指头发稀少或秃顶的老人。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 翻译
-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翁独自一人,穿着敞开的衣服,手扶拐杖,在清晨的凉意中漫步。
他因为不喝酒,竟然彻夜未眠,自己嘲笑自己能写诗却陷入困顿。
梅雨季节,园林里的橘树青翠,竹林中的石榴花红艳。
如果不是因为守卫孤城,又有谁能像他这样在幽静的住所度过时光呢?
- 注释
-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白。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零落的样子。
秃翁:光头老人。
披襟:敞开衣襟。
扶杖:拄着拐杖。
早凉:清晨的凉意。
偶因:偶然因为。
不饮:不饮酒。
全无寐:完全无法入睡。
自笑:自我嘲笑。
例得穷:常常陷入困境。
梅雨:江南夏季的一种连绵阴雨天气。
园林:种植花草树木的地方。
江橘绿:江边的橘树翠绿。
竹风:竹林中的微风。
海榴红:石榴花开得鲜艳。
守禦:守卫防御。
孤城:孤立的城市。
闭:封闭。
幽居:隐居的生活。
似此公:像这样的老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清晨起来漫步园中的情景。开篇“白发萧萧一秃翁,披襟扶杖早凉中”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一位头发斑白、须发稀疏的老人,他依靠拐杖在清晨的凉意中行走。这种描写既表现了诗人的年迈,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接着“偶因不饮全无寐,自笑能诗例得穷”两句,透露出诗人由于少饮酒而难以入睡,因此便自嘲自己的诗才能有限。这里的“不饮”可能是比喻,不仅指饮酒,也可理解为清醒地面对生活,而非迷醉于世俗之中。
随后的“梅雨园林江橘绿,竹风庭院海榴红”两句,则描绘出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春日花果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情感。这里的“梅雨”、“竹风”等意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
最后,“若非守禦孤城闭,谁有幽居似此公”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独处、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守禦孤城闭”和“幽居似此公”,都是对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的赞美,显示出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写照、自然景观描绘以及隐逸情怀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于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暮宿田家作
木落天正寒,山空日将暮。
荒村倦鸟归,乱水行人渡。
穷年滞草莽,短褐被霜露。
晚宿依田家,主人情亦故。
汲井泉满涧,烧竹烟在户。
钟残溪上村,月照阶前树。
浊酒初泼醅,嘉蔬亦时具。
且慰饥渴怀,况谙村野趣。
老翁八十馀,有子役征戍。
粳稻岁暮收,官司日加赋。
我愿息兵戈,海宇重农务。
愧乏经济材,徒然守章句。
过石公山
岛屿屡崩奔,石林突参错。
朝云正吐秀,冬水亦渐涸。
槎牙熊豹蹲,蜷曲蛟龙蠖。
波涛激中洞,岚霭纷上薄。
金膏赤日流,石镜青天霩。
表灵征名图,延赏谐幽诺。
苍鼠不惊人,丹枫时自落。
兹焉可投纶,毕志甘场藿。
雨夕行
城头雨脚黑不断,阶下冻潦流已满。
出门咫尺无所适,积雾连云接平坂。
城中佳人沈与赵,我忽思之费招挽。
赵子闭门卧不出,沈生冲泥来独晚。
临阶下马入我堂,琅琅高咏不可忘。
瑶徽浮尘为我拭,磁罂浊酒为我尝。
西邻彭生亦豪士,四壁风雨卧一床。
隔墙深夜呼即至,三人团坐倾壶觞。
须臾檐雨乱沾席,窗风萧萧动烟柏。
照夜青缸寒向人,促曙红垆暖留客。
请君再歌我击节,晨鸡已下西城陌。
呜呼人生欢乐难再来,古人满眼俱尘埃。
何况与子异乡域,此地相逢能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