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尔曹(ěr cáo)的意思:尔曹指的是“你们”,表示对一群人的称呼或指代。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经学(jīng xué)的意思:
◎ 经学 jīngxué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把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灭身(miè shēn)的意思:指为了某个目的而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危,甚至牺牲自己。
磨灭(mó miè)的意思:磨灭指的是被磨掉、磨没、消灭。
身名(shēn míng)的意思:指个人的名誉和声望。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渊源(yuā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来历或深厚的背景。
- 翻译
- 他的经学造诣深厚,历史写作技艺高超。
在文学创作上,他的余力也能与风骚大家比肩。
- 注释
- 经学:古代学问,特别是儒家经典的学习。
渊源:根源或起源。
史笔:史家的笔法,指历史写作。
文章:文学作品。
馀力:剩余的才能或精力。
埒:相等,匹敌。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合称,这里泛指文学才华。
纷纷:形容众多而杂乱。
小技:微不足道的技巧或才能。
誇:夸耀,自夸。
流俗: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或习俗。
磨灭:消失,被遗忘。
身名:名声和自身。
尔曹:你们这些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李仁甫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李仁甫深厚学问和卓越文章才能的高度赞扬。首句“经学渊源史笔高”称赞李仁甫在经学研究上的深厚造诣和历史写作的精湛技艺,暗示他有深厚的学术根基。次句“文章馀力埒风骚”进一步肯定他在文学创作上与屈原、李白等伟大诗人相当,显示出他的文学才华横溢。
接下来,“纷纷小技誇流俗”批评那些只追求肤浅技艺、迎合世俗的人,暗讽他们与李仁甫的博学鸿儒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磨灭身名笑尔曹”则以一种轻蔑的口吻,表达出对那些只会夸耀而不能留下真正学术价值者的嘲笑,强调了李仁甫的不朽声名。
整首诗通过对比赞美和贬抑,突显了李仁甫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以及对那些徒有虚名者的讽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登台光亭示主人莫亢
亭据炎方第一州,旌旗曾向此中留。
台光不逐春光改,花影长随桂影浮。
谁谓岭云收白雨,偶然莎径入青眸。
它年南北遥相望,应记匆匆秉烛游。
和刘知录见寄并简阳先生
刘郎爽气晓霜晴,阳子高怀宝鉴明。
虽幸竹林容入会,每惭布鼓独无声。
一杯葵藿真佳趣,五鼎牛羊谩宰生。
廊庙他年调燮手,不妨潜室且和羹。
春日杂兴十五首·其十三
纤纤兰蕙甲,青青杨柳丝。
草木有春华,园林竞芳时。
妆点贵铨次,高下有推移。
连畛已端修,茅蹊尽平治。
雕栏被丹雘,文甃合琉璃。
穿薄启萦迂,拍堤汎涟漪。
安排红药树,映带牡丹枝。
蔓草既诛锄,秋荣亦芟夷。
碧芦断修干,丹蓼剪芳蕤。
苞杞散不收,丛菊弃如遗。
芦蓼尚云可,杞菊或未宜。
神功著西河,嘉声蔼东篱。
朱实照金鼎,黄华登玉卮。
暄凉虽异序,荣秀各有期。
商飙掠春丛,摧折谁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