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山诗》
《入山诗》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僧乎莫道青山好,山好何事出山

试看他日踪迹,一入青山更不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试看(shì kàn)的意思:试探观察,先行试试看。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鉴赏

这首诗名为《入山诗》,由唐代诗人崔致远所作。诗中以僧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山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首句“僧乎莫道青山好”,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对山的喜爱之情,并且似乎在对他人发出疑问,是否真的理解了山的美好。接着,“山好何事更出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山虽美好,但为何还要离开它?这里蕴含着对山的留恋和对现状的不满。

后两句“试看他日吾踪迹,一入青山更不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决心隐居山林的心志。他邀请读者想象未来,当他踏入青山之后,将不再回头,彻底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山的赞美,更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僧人这一角色,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湖口守风作·其三

渔父劳相问,芦中又一人。

图书青草没,儿女白鸥亲。

十日依沙屿,三年似水蘋。

浮沉吴楚好,终是北堂身。

(0)

梁君以重阳生日赠之·其二

春秋佳日多,重九亦清和。

令节频生汝,华年奈去何。

绿尊知满饮,乌帽定狂歌。

未得曾相识,遥怜在薜萝。

(0)

赠相士万君·其一

相人唐举在,言我必期颐。

鸿鹄将横绝,熊罴更得时。

君虽游戏语,自可帝王师。

待到杖朝曰,来看鸾鹤姿。

(0)

答梁陈李三子见过沙亭观穫之作

秋分三日后,我稼早黏收。

之子过场圃,相将庆满篝。

钩镰那有暇,鸡黍未多留。

辱赠诗篇好,知予石户谋。

(0)

赠永安张明府·其二

爱尔江名好,南琴与北琴。

弦歌宜此地,雅颂有知音。

鲍靓神仙事,文翁教化心。

异时循吏传,名向汉京寻。

(0)

赠永安张明府·其一

文采将军胄,知交踰十年。

何期桑梓地,遂得令公贤。

岂弟多新政,精微有内篇。

讼庭閒坐啸,声入数峰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