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精心种植竹子的过程与喜悦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东墙移竹种西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将竹子从一端移至另一端的情景,既表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呵护。接着,“珍重琅玕挂夕阳”一句,通过“珍重”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珍视之情,而“琅玕”是古代对竹子的美称,此处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竹子的美丽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种罢喜逢花底雨,春风应自长新篁。”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种植竹子后的喜悦心情。在春雨的滋润下,竹子得到了生长的滋养,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诗人以“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表达了对竹子未来茁壮成长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种植竹子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活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
华夷图上应初录,风土记中殊未传。
椎髻老人难借问,黄茆深峒敢留连。
南宫有意求遗俗,试检周书王会篇。
燕歌行
君不见渔阳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对并思归。
云和朔气连天黑,蓬杂惊沙散野飞。
是时天地阴埃遍,瀚海龙城皆习战。
两军鼓角暗相闻,四面旌旗看不见。
昭君远嫁已年多,戎狄无厌不复和。
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乘冰夜渡河。
河塞东西万馀里,地与京华不相似。
燕支山下少春晖,黄沙碛里无流水。
金戈玉剑十年征,红粉青楼多怨情。
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