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6月28日(农历六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华原按滇南》
《送徐华原按滇南》全文
明 / 高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几回簪笔宸居奉使俄惊万里余。

涉险王尊应叱驭,清时孟博已登车。

诸蛮洞口窥龙节候吏关门隼旟

青橐有书忧更远,不将词赋相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宸居(chén jū)的意思:指皇帝居住在宫殿中,意味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叱驭(chì yù)的意思:指以威严的口吻严厉斥责和命令,像驭马一样驱使他人。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候吏(hòu lì)的意思:指等待任命的官员。

龙节(lóng jié)的意思:指节日或庆典中隆重的活动或仪式。

青橐(qīng tuó)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年轻、朝气蓬勃。

涉险(shè xiǎn)的意思:涉险指冒险行事或涉及危险的境地。

隼旟(sǔn yú)的意思:形容鸟儿飞行迅捷。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簪笔(zān bǐ)的意思:指插在头发上的笔。

诸蛮(zhū mán)的意思:指各种蛮族,泛指外族或原始部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高拱所作的《送徐华原按滇南》。诗中描绘了友人徐华原被派遣到万里之外的滇南执行任务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

首联“几回簪笔侍宸居,奉使俄惊万里余”,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宫廷中的多次相伴,如今友人突然被派遣到遥远的滇南,不禁让人感到意外和震惊。这里运用了“几回”、“俄惊”等词语,表达了时间的短暂与距离的遥远,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担忧。

颔联“涉险王尊应叱驭,清时孟博已登车”,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渲染了友人此行的艰难与危险。王尊叱驭的故事象征着友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决断;而孟博登车则暗示友人在清平盛世中肩负重任,展现出其责任与担当。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友人的勇气和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深深祝愿。

颈联“诸蛮洞口窥龙节,候吏关门拜隼旟”,描绘了友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诸蛮之地的洞口,象征着友人即将面临的未知与挑战;候吏关门拜隼旟,则展现了当地官员对友人的尊敬与欢迎。这一联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友人身份的尊贵,也反映了友人所肩负使命的重要性。

尾联“青橐有书忧更远,不将词赋拟相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青橐中装有友人的书信,预示着远方的友人可能会有更多忧虑;“不将词赋拟相如”则是诗人自谦之语,意为不会用华丽的文辞来比拟友人的才华,而是以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这一联情感深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出使滇南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能力与品格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友人旅途平安的诚挚祝愿。

作者介绍
高拱

高拱
朝代:明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开封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次年赠复原官。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猜你喜欢

三岩游

混成初造物,幽绝故离群。

入户清容月,分栖淡借云。

木阴阑暑气,泉滴厌秋闻。

欲索秦人记,消磨篆不文。

(0)

涪州

瘴地风云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0)

答僧

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

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

(0)

寄孙元忠·其二十一

秋风淅淅吹我衣,日日江楼坐翠微。

江光隐见鼋鼍窟,水鸟衔鱼来去飞。

菱叶荷花净如拭,清簟疏帘看奕棋。

雷声忽送千峰雨,波涛万顷堆琉璃。

(0)

寄孙元忠·其六

老去悲秋强自宽,衰颜欲付紫金丹。

坐卧只多少行立,岂可久在王侯间。

与君相逢未恨晚,他日更仆语不浅。

潇湘水国傍鼋鼍,吏情更觉沧洲远。

(0)

碧芦

碧芦满眼送清秋,潇洒怜君似退休。

一夜高风摇翠玉,五湖归梦落渔舟。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