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阁六首·其六》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烦促(fán cù)的意思:形容心情烦躁,急切而不安定。
民编(mín biān)的意思:指民间编纂的书籍或资料,也可以指民间传承的技艺或知识。
暑天(shǔ tiān)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外家(wài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庭、亲属无关的人或事物。
虚过(xū guò)的意思:形容虚度光阴,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玉殿(yù diàn)的意思:指极为华丽、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居所。
- 翻译
- 在清凉的宫殿度过炎热的夏天,
在简陋的草庐中忧虑着百姓的生活。
- 注释
- 玉殿:华丽的宫殿。
清虚:清凉寂静。
暑天:炎热的夏天。
草庐:简陋的小屋。
烦促:忧虑不安。
民编:百姓的生活。
外家:皇室外戚。
近许:最近允许。
迁新宅:搬进新居。
司农:古代官职,负责国家财政。
费一钱:花费一分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宫廷中的清凉与民间百姓生活的关切。"玉殿清虚过暑天",形象地写出皇宫内环境的宁静和凉爽,暗示了宫中生活的高雅与闲适。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于此,他想到"草庐烦促念民编",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挂念,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外家近许迁新宅",这里的"外家"可能指的是皇亲或者权贵之家,他们得到了允许迁往新的居所,但诗人强调"不遣司农费一钱",表明迁移过程力求节俭,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显示出诗人的廉洁和对财政管理的严谨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皇宫与民间,展现了诗人作为朝廷官员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道德风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