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般(bān bān)的意思:形容事物一般,平平常常,普通平庸。
不拘(bù jū)的意思:不受限制,不受拘束
动静(dòng jing)的意思:指有关动作和声音的情况。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放下(fàng xià)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偷闲(tōu xián)的意思:偷偷地抽出时间休息或闲暇。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一丝(yī sī)的意思:指极少、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忙里偷闲(máng lǐ tōu xián)的意思:在繁忙的工作或生活中找到一点空闲时间,进行自己喜欢的事情。
逍遥物外(xiāo yáo wù wài)的意思:指心境高远,超然物外,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武陵春》,作者虽然未署名,但根据内容风格,可以推测为元代的一首禅宗或道家的诗。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例,倡导一种超脱世俗、放下执着的生活态度。"物物般般都放下"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看破放下,"熟境自然休"则意味着在熟悉和习惯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达到宁静与休息。"忙里偷闲闹处收"强调即使在忙碌和喧嚣中,也要找寻内心的宁静。
"不挂一丝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挂碍的精神境界,表示心灵无所束缚,不被任何事物牵绊。接下来的"动静不拘无动静",表明无论处于动态还是静态,都能保持心境的自由自在。"法界莫能归境丘"则揭示出超越常规法则,不受任何局限的超然状态。
最后两句"逍遥物外,游性似水晶球",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追求的那种透明、纯净、自由自在的逍遥生活,如同水晶球一般清澈无暇,不受尘世纷扰。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的修炼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后一夕正望浮桥观月
省赋山间明月章,好风吹我上河梁。
冰轮不带一分缺,玉鉴无如今夕光。
正自凭栏观水静,不妨倚杖看人忙。
有谁会得迟归意,籁息天高午夜凉。
读书傅氏揖桂林外一山恍如徐子融书阁所见书阁见山之阴揖桂见山之阳戏成一绝呈子融
自昔桂阳名此山,登楼恍若见林端。
山中固有诛茅地,却许吾人背面看。
风流子·其二
残梦绕林塘。诗添瘦、瘦不似东阳。
正流水荡红,暗通幽径,嫩篁翻翠,斜映回墙。
对握宝筝低度曲,销蜡靓新簧。
莺懒昼长,燕闲人倦,乍亲花簟,慵引壶觞。
帘栊深深地,歌尘静、芳草自碧空厢。
十二画桥,一堤烟树成行。
向杜鹃声里,绿杨庭院,共寻红豆,同结丁香。
春已无多,祗愁风雨相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