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顿觉(dùn jué)的意思:突然感觉到,猛然觉察到
烦襟(fán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焦虑、烦闷,情绪不安。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偶尔(ǒu ěr)的意思:偶尔表示某事发生的频率不是经常或定期的,而是偶然或不经常的。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神功(shé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非凡的功绩。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苏息(sū xī)的意思:安静休息,放松身心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紫虚(zǐ xū)的意思:指高尚、空灵、超脱尘世的境界。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阳寺石洞的神秘与壮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自从太古开石室”,以“太古”二字,赋予石室以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仿佛它自远古时代就静静地存在着,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接下来的“神功巧设非人力”,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暗示石洞的形成并非人力所能及,而是天地造化之奇观。
“气通沧海六月寒,风雷不动云常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石洞内独特的气候环境。即使在炎热的六月,这里依然清凉如海,风雷不惊,云雾缭绕,充满了神秘与宁静。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感到惊奇,也暗示了石洞内可能隐藏着某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或秘密。
“我来偶尔憩烦襟,顿觉清风生两腋”是诗人亲身体验的描述。当他偶然来到这个石洞,寻求心灵的宁静时,立刻感受到了一股清风从胸中生出,仿佛整个身心都被洗涤了一番。这不仅是对石洞环境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得到净化和释放的写照。
最后,“便欲借鹤凌紫虚,奈此苍生未苏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他想象自己能够借助仙鹤飞翔于天际,达到仙境般的境界,但又意识到世间还有许多苦难未被解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华阳寺石洞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超脱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畎亩谣为马丈师易寿
君不见阿衡畎亩一饿叟,孰谓乃有尧之心。
以身许亳即自任,从容一理无升沉。
又不见陶家松石草堂月,万古笑傲声辉发。
即今有人谁似之,介山处士心如雪。
怡情抱蒿莱,教子付塾说。
一家唐舜民,肯事张仪舌。
先生于兹一何少,先生于兹又何拙。
世间碌碌不足数,赖有天徒与吾语。
茫茫四海少颜色,会当下笔生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