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常卖(cháng mài)的意思:经常出售
丹崖(dā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悬崖峭壁。用于比喻困难重重,形势危急的境地。
丹水(dān shuǐ)的意思:丹水是指红色的水,比喻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拂袖(fú xiù)的意思:拂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愤然离去或潇洒地离开。
供奉(gòng fèng)的意思:指对神佛、祖先等进行尊敬、供养。
公车(gōng chē)的意思:公车指的是政府机关或者公共机构使用的车辆。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何限(hé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限度,无所不包
击节(jī jié)的意思:敲击节拍,表示赞赏或喜悦。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唾壶(tuò hú)的意思:形容人说话粗鲁、无礼。
问知(wèn zhī)的意思:指通过询问或探究来获得知识,表示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愿。
玺书(xǐ shū)的意思:指皇帝所写的诏书或命令。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隐心(yǐn xīn)的意思:隐瞒真心、掩饰内心的想法或感情。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 鉴赏
此诗《内乡李翁》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描绘李翁的人生轨迹与心境,展现了其对仕途的淡泊与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首联“拂袖公车成隐心,玺书元解觅山深”,开篇即点出李翁放弃官场,遁入山林的决绝态度。拂袖而去,不仅象征着对世俗官场的不屑,更显现出其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追求。玺书,古代帝王的诏书,此处借指朝廷的召唤或任命,李翁却选择“觅山深”,表明他宁愿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逃名不作唐供奉,得句还称李翰林”,进一步揭示了李翁对名声的淡漠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不愿像唐代的供奉那样,仅为迎合权贵而写作,而是追求真我,以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解。称其为“李翰林”,既是对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独立、不随波逐流精神的赞美。
颈联“老向唾壶翻击节,愁来挟瑟问知音”,描绘了李翁晚年的生活状态。他或许在酒壶旁吟诗自娱,或是弹奏瑟琴,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共鸣。这里的“翻击节”和“挟瑟问知音”,都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尾联“丹崖丹水春何限,莫忆寻常卖骏金”,以景结情,将李翁的生活环境与心境融为一体。丹崖丹水,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无限可能,而“春何限”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最后一句“莫忆寻常卖骏金”,则是对过去功利追求的否定,强调了李翁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与对物质财富的淡然。
整首诗通过对李翁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著公归越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
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送韦判官赴闽中
孤棹闽中客,双旌海上军。
路人从北少,海水向南分。
野鹤伤秋别,林猿忌夜闻。
汉家崇亚相,知子远邀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