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林 寺 寄 包 侍 御 唐 /灵 澈 古 殿 清 阴 山 木 春 ,池 边 跂 石 一 观 身 。谁 能 来 此 焚 香 坐 ,共 作 垆 峰 二 十 人 。
- 注释
- 古殿:古老的寺庙。
清阴:清幽的树荫。
山木春:山中树木映衬出春天的气息。
池边:水池的旁边。
跂石:踮起脚站在石头上。
谁能:哪个人能够。
来此:来到这里。
焚香坐:点燃香火静坐冥想。
共作:一起成为。
垆峰:特定的山峰名,此处泛指清修之地。
二十人:暗指加上诗人本人,共有二十人在场修行。
- 翻译
- 古庙清静绿树映春光,池畔踮脚站在石上观自身。
谁能到这焚香静坐,与我共成垆峰下的第二十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古殿春日景象。"古殿清阴山木春"一句,设定了整体的意境,古旧的殿宇被初春的阳光和清新之气所环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池边跂石一观身",诗人站在池塘旁边的石头上,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身体,或许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内省和自我认知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谁能来此焚香坐"透露出诗人对共鸣者、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希望能够找到一起静坐焚香、享受这份宁静的人。最后一句"共作垆峰二十人"则表达了这样的愿景:在这座山中,与二十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共同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这里面的“垆峰”或许是某个具体的地名,或是一个虚构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精神寄托以及朋友情谊的深切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为叔节题西山精舍图
去年甥馆东西间,东对城西凤啄山。
自春徂夏看不足,归去时时有梦还。
再来此室非吾有,却对墙头长很久。
转念兹土于我何,且复得之乌能守。
磊落狼山新绿轩,打门归住无妨言。
龙眠挂车妇氏物,犹许半子为家园。
投身天地真多处,彷徨歧路缘何故。
客气已尽江湖悲,少年望尔还归去。
尔去西山来待亲,犹对新居怀旧邻。
可知能作山川主,不似寻常陌路人。
钟鼎山林各天性,吾昔青山已如命。
难得吾妻亦称怀,良知此事天所定。
此画当年著此人,冰心玉质相辉映。
尔今即去其如何,为我佳处留行窝。
明年春江鼓一棹,还及尔姊来经过。
尔时林下风流句,应比安城道上多。
《为叔节题西山精舍图》【清·范当世】去年甥馆东西间,东对城西凤啄山。自春徂夏看不足,归去时时有梦还。再来此室非吾有,却对墙头长很久。转念兹土于我何,且复得之乌能守。磊落狼山新绿轩,打门归住无妨言。龙眠挂车妇氏物,犹许半子为家园。投身天地真多处,彷徨歧路缘何故。客气已尽江湖悲,少年望尔还归去。尔去西山来待亲,犹对新居怀旧邻。可知能作山川主,不似寻常陌路人。钟鼎山林各天性,吾昔青山已如命。难得吾妻亦称怀,良知此事天所定。此画当年著此人,冰心玉质相辉映。尔今即去其如何,为我佳处留行窝。明年春江鼓一棹,还及尔姊来经过。尔时林下风流句,应比安城道上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9867c677fd05f50982.html
虎跑泉
性公元和间,挂瓢偶来此。
爱此山气佳,无泉亦将徙。
道逢白须人,长跪乞留止。
朝见双于菟,乃是两童子。
盘旋忽不见,已有一泓水。
问水何方来,南岳几千里。
龙象一帖然,天人共欢喜。
至今呜弦声,淙淙碧岩里。
青蒲偃其旁,绿萝影其底。
但啜泉味佳,其人可知矣。
一弹幽涧音,再鼓松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