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阴景孟刘侯乘舆过访闭门不见乃题诗素纨致谢》
《山阴景孟刘侯乘舆过访闭门不见乃题诗素纨致谢》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传呼(chuán hū)的意思:传呼是指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消息,类似于现代的传真或短信。它强调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慢客(màn kè)的意思:指迟到的客人或者拖延时间的人。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疏狂(shū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肆傲慢,不顾他人感受。

拥道(yōng dào)的意思:指人群拥挤,道路被堵塞无法通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阴景孟刘侯来访,诗人徐渭却闭门不见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微妙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交流。

首句“传呼拥道使君来”,以“传呼”和“拥道”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刘侯来访时的声势浩大,显示出其身份的尊贵和来访的隆重。然而,接下来的“寂寂柴门久不开”却形成鲜明对比,柴门紧闭,寂静无声,暗示了主人的刻意回避或有意为之,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不是疏狂甘慢客,恐因车马乱苍苔。”这两句诗则揭示了主人不轻易接见宾客的原因。主人并非因为个性疏狂而故意怠慢客人,而是担心来访的车马喧嚣会扰乱庭院中的宁静,破坏了自己所珍视的清幽环境。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呵护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体现了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深邃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不仅展现了主人与宾客之间的互动,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个人空间、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保护。徐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这一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淡淡的遗憾与理解。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剡氏饥

剡氏饥,山前山后寻蕨萁。

斸萁得粉不满掬,皮肤皴裂十指秃。

皮皴指秃不敢辞,阿翁三日不供糜。

不如抛家去作挽船士,却得家人请官米。

(0)

次韵答朱侯招游海山

江南春草黄,江北秋雁飞。

穷居念还往,故物悉已非。

我有青云交,山林可同归。

十年学抚琴,对客辄累欷。

岂不愿和悦,调苦心易为。

青天无古今,白日相因依。

向来炎炎人,所得一何微。

成者化埃尘,不成翻祸机。

玉美受雕镌,马良遭绊鞿。

所以旷达士,但贵知我希。

请休接舆歌,且急梁鸿噫。

名微少士责,身閒免官讥。

宁无一日力,相寻尽崎岖。

霜鱼碧玉鲙,水菊黄金辉。

君歌我按筑,我舞君揽衣。

此日为君欢,醉游敞船扉。

(0)

朱使君家诸郎将别十一韵

东南典藩材,朱户贤第一。

天生好儿郎,玉笋森六七。

俱能弄文翰,那教踰户室。

伯也秀英英,珊瑚映初日。

翁仲最似古,鼎鼐熊彪质。

叔季相和鸣,笙入钟磬出。

人言有阴德,我爱少权术。

公退亦见容,老衰时自失。

官期忽在眼,别语常促膝。

江湖芥舟小,岁月翎箭疾。

善保清明心,临岐莫轻怵。

(0)

交秋不雨

淤水飞成雨,焦田灌作秋。

江潮双趼底,伏腊两肩头。

虾螺知何罪,蛟龙自不忧。

吴儿有高廪,正荡采菱舟。

(0)

书叹七首·其五

数友越州居,无书已三年。

台州已无数,逢人每相贤。

日夜忆远友,远者隔蛮烟。

风气不择州,俗情轻目前。

管鲍死何处,寄酒洒其阡。

(0)

魏文节公墓

万骑南来驻不留,衣冠客此镇林丘。

寒岩碎裂从中起,乱水喧鸣竟独流。

故物今惟存寓马,当年谁为指眠牛。

坟傍小寺终村俗,画柱纱笼护冕旒。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