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晓窗九日韵·其一》全文
- 注释
- 门前:门口。
何用:何必。
白衣:穿白衣服的人,这里可能指使者或尊贵之人。
旋买:立即购买。
官醪:官府酿制的酒。
亦可:也足够。
杯:酒杯。
笑问:笑着询问。
黄花:菊花。
前日事:昨日之事。
未生:未曾有。
陶令: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县令。
为谁开:为谁而开放。
- 翻译
- 门前何必等待穿白衣服的人来,立刻买些自酿的酒也能盛满杯。
笑着询问昨日菊花的事情,如果没有陶渊明,它们又是为谁开放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次刘晓窗九日韵(其一)》。诗中通过对白衣人和官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即九月九日)时的闲适情怀。
“门前何用白衣来”,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白衣者可能是来访者,而诗人对此表现出一种不解和好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接着,“旋买官醪亦可杯”则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的生活状态——购买了官府所售的美酒,准备与亲朋好友共酌。这里的“亦可杯”暗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情趣。
下两句,“笑问黄花前日事,未生陶令为谁开”,则是诗人在重阳节时,对着菊花(黄花)发出了感慨。历史上有名将陶渊明曾隐居于此,他种菊自娱,表达了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诗中的“笑问”表现出一种淡定和幽默,而“未生陶令为谁开”则是对陶渊明是否真的为后人开创了隐居生活方式的一种调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态度,似乎在说,如果陶渊明尚未出生,那么他所开创的隐居生活又是为了哪些人而设立呢?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琐事和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的闲适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