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和尚石二首·其一》
《戏题和尚石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童头坐老碧山棱,欲逐飞仙去未能。

点铁有丹堪点石,凭谁说与水边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点铁(diǎn tiě)的意思:指给铁器上点燃烧的火,比喻对事物进行最后的完善或者最后的关键一击。

点石(diǎn shí)的意思:用手指触碰石头,使其变为金银。比喻能力强大,一言一行能造成重大影响。

飞仙(fēi xiān)的意思:指人的修为高深,能够飞升仙界。

仙去(xiān qù)的意思:指仙人离去,形容人去世或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所坐的岩石,充满了禅意与哲思。诗人以“童头坐老碧山棱”开篇,巧妙地将和尚的形象与岩石结合,既表现了和尚的年长与稳重,也暗示了岩石的古老与坚韧,形成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欲逐飞仙去未能”,进一步揭示了和尚内心的向往与现实的束缚。和尚虽心向仙境,追求超脱,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种矛盾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感。

后两句“点铁有丹堪点石,凭谁说与水边僧”,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和尚比作能点化事物的丹砂,暗示了和尚在佛法上的智慧与影响力。同时,诗人又提出疑问,谁能将这样的智慧传达给水边的僧侣,隐含了对佛法传播的思考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和尚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播与智慧传承的深思。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承答诗披览叹服无已今复和呈资一噱而已

药录虽称性味寒,涤烦功效有多般。

从来御宿嘉名著,岂与西沙一例看。

(0)

贤大师以诸巨公画像见示传神写照曲尽其妙兼丐拙诗辄成一首奉呈

用志专精妙入神,援毫肖象夺天真。

能将绘素传奇表,似与公侯结胜因。

娄德高僧通夙命,王维善画记前身。

师缘素习今生悟,曾写云台四七人。

(0)

游楚谏议园宅呈留守宣徽留台端明

五里依仁宅,西邻数仞墙。

主人为屏翰,园吏占风光。

地胜金瓯小,林深锦襻长。

轻烟罩丛桂,幽鸟入脩篁。

藓色沿茶灶,松阴覆石床。

一区诚可乐,三径莫令荒。

有木皆交荫,无花不并芳。

相期挂冠后,同此事琴觞。

(0)

仆射侍中荣过潩上小园兼题嘉句谨成十六言仰谢贲饰

上相寻芳驻画轮,华貂玉节耀松筠。

二南雅丽音盈耳,八体遒妍妙入神。

鲁壁再传科斗字,稽山长咏永和春。

小园从此增光价,一室荧煌照乘珍。

(0)

答王龙图咏山见寄

分得鱼符守雍州,垂帷闭阁再经秋。

眼看岩岫将登览,身似匏瓜苦滞留。

杜曲朱坡虽已到,圭峰紫阁未曾游。

却输假道归朝客,上遍终南寺寺楼。

(0)

与公仪会饮南湖作

湖上高楼对远山,一樽清醑且开颜。

今朝尚作林塘主,明日将归侍从班。

心向白云虽自乐,身趋丹禁未容闲。

为君不惜厌厌醉,赏尽银蟾秉烛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