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其四露》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其四露》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瑶台上夜将分,劲节修仪此君

一段高标谁写得,九天凉露落纷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高标(gāo biāo)的意思:高度标准或要求

劲节(jìn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有活力和力量。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上夜(shàng yè)的意思:指夜晚到来,人们仍然坚持工作或学习,不休息。

修仪(xiū yí)的意思:修饰礼仪,指修整外表,使得符合礼仪规范。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一段(yī duà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一段经历或一段故事。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竹子的高洁与挺拔,诗人以“瑶台月上夜将分”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劲节修仪见此君”一句,赞美了竹子坚韧的节操和优雅的姿态,将其比作君子,体现了竹子在诗人眼中的崇高地位。

“一段高标谁写得,九天凉露落纷纷。”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竹子独特气质的赞叹。诗人似乎在问,如何能描绘出竹子那超凡脱俗的风骨?同时,通过“九天凉露落纷纷”,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也暗示了竹子在高洁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强调了其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作为“高士”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纯净与竹子的高洁,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价值观,鼓励人们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高尚。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水龙吟 西池败荷

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
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
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
问西亭翠被,将愁何处,空留得,余香在。
最爱双飞白鹭,镇相依、蓼边萍外。
舞衫歌扇,有人绣出,水情云态。
西子湖边,越娘舟上,忆曾同采。
甚人今未老,花应依旧,约明年再。

(0)

浣溪沙 临川别席

昨夜花前送玉钟。
绿鬟歌罢落梅风。
不知离思为谁浓。
醉语低回银烛背,梦云重叠绣帏中。
只愁归路见芙蓉。

(0)

行香子 山水便面 案此首花草粹编卷七误作刘

佛寺云边。
茅舍山前。
树阴中、酒旆低悬。
峰峦空翠,溪水清涟。
只欠梅花,欠沙鸟,欠渔船。
无限风烟。
景趣天然。
最宜他、隐者盘旋。
何人村墅。
若个林泉。
恰似*湖,似枋口,似斜川。

(0)

摸鱼儿 临川春游,连日病酒,赋此止之

过花朝、淡烟轻雨,东风还又春社。
客怀不断还家梦,只泥酒杯陶写。
孤馆夜。
甚浓醉、无人知道归来也。
兰灯半*。
任赋就鱼笺,弦抛玉轸,谁念倦司马。
长安市,几度携尊命驾。
空惊游兴衰谢。
醉乡天地无今古,争得一襟萧洒。
春纵冶。
便不饮、从教团雪揉花打。
觥筹已罢。
笑蜾嬴螟蛉,吾今真止,为报独醒者。

(0)

摸鱼儿 春日西湖泛舟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
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
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
莺娇燕婉。
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
如今游兴全懒。
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
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
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断水天远。

(0)

苏武慢 岁晚再雪,仍用前韵

岁晚江空,雪飞风起,老境若为聊赖。
家人解事,准备深尊,旋遣夜窗寒解。
萍梗孤踪,幻影浮生,万里喜还闽海。
但囊中留得,诗篇烂写,水情山态。
真比似、一个冥鸿,南来北去,阅尽几重关塞。
名缰利锁,绊杀英雄,都付醉乡之外。
惟不能忘,一舸吴淞,鲈脍豉羹莼菜。
且今宵还我,冰壶天地,眼空尘界。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