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群疑亡,韩富及有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范 文 正 公 神 道 碑 有 感 佚 事 宋 /陈 傅 良 武 侯 不 可 致 ,玄 德 造 其 庐 。公 在 衰 絰 中 ,乃 上 时 政 书 。维 时 君 臣 定 ,事 与 草 昧 殊 。出 处 千 载 同 ,岂 必 名 迹 如 。行 伍 拔 大 将 ,寒 饥 得 名 儒 。推 毂 天 下 士 ,百 年 用 其 余 。生 平 慕 河 汾 ,未 许 王 魏 俱 。殷 勤 八 司 马 ,意 独 何 区 区 。自 古 朋 党 论 ,消 复 莽 无 期 。谁 令 群 疑 亡 ,韩 富 及 有 为 。惜 哉 公 不 见 ,功 名 止 西 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昧(cǎo mèi)的意思:指事物模糊,不明朗。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大将(dà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也用来形容能力强、战绩显著的人。
党论(dǎng lùn)的意思:指党派之间的争论或辩论。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寒饥(hán jī)的意思:指贫穷和饥饿。
河汾(hé fén)的意思:指善于调解争端、化解矛盾的能力。
侯不(hòu bù)的意思:侯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没有候选人或没有适合的人选。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名儒(míng rú)的意思:指有名望和才学的学者或文人。
名迹(míng jì)的意思:指有名望的事物或人物留下的卓越成就或杰出作品。
朋党(péng dǎng)的意思:指朋友或同伴之间结成的团体,也指同党或党派内部的亲密组织。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上时(shàng shí)的意思:指适应时代潮流,具有时尚、流行的特点。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时政(shí zhèng)的意思:
(1).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汉书·成帝纪》:“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阴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时政,月令也。”
(2).当时的政治措施。《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举人 牛僧孺 、 李宗閔 、 皇甫湜 深陈时政之失,皆后高第。”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大致是书院刚成立不久,学生们即爱议论时政。”时君(shí jūn)的意思:指时光流逝,光阴易逝。
衰绖(shuāi dié)的意思:形容衣冠不整,外表破烂不堪。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推毂(tuī gǔ)的意思:指推动车辆或物体。
王魏(wáng wèi)的意思:指人们互相竞争,争夺权力或地位。
维时(wéi shí)的意思:维护时局,稳定局势。
武侯(wǔ hòu)的意思:指有着出色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的人。
无期(wú qī)的意思:无限期限、没有期限。
西陲(xī chuí)的意思:指边疆、边陲地区。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消复(xiāo fù)的意思:指事物的消失和复原。
行伍(háng wǔ)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普通士兵,也泛指普通人。
玄德(xuán dé)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才能卓越的人。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八司马(bā sī mǎ)的意思:指人们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的极度恐惧和惊慌失措的样子。
天下士(tiān xià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能、德行高尚的人。
- 注释
- 致:招揽。
衰绖:丧服。
时政书:治国方略。
草昧:初创时期。
行伍:平民。
推毂:推举。
河汾:黄河、汾水,象征贤德之地。
王魏:王莽、魏晋时期的乱世。
八司马:指唐代被贬的八个官员。
区区:真挚、深切。
朋党:政治集团,指结党营私的人。
韩富:指韩信,以其才能著称。
西陲:西部边疆。
- 翻译
- 诸葛亮无法招揽,刘备亲自去他的草庐拜访。
刘备身着丧服期间,却提交了治国方略。
那时君臣关系稳定,政策制定与初创时期截然不同。
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年,名声并不一定依赖于显赫的迹象。
从平民中选拔大将,又在贫困饥饿中发现杰出的学者。
刘备推举天下贤才,他们的才能百年后仍有余威。
他一生仰慕黄河、汾水的风范,不愿与王莽、魏晋那样的乱世共存。
他对八司马的深情厚谊,心意尤为真挚。
自古以来朋党之争,何时能消除,无人知晓。
是谁让众人的疑虑消失,让韩信这样的人才得以施展抱负。
可惜的是,刘备未能亲眼见到这一切,他的功名只停留在西部边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对范仲淹的敬仰之作,以读范仲淹神道碑为契机,表达了对范仲淹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赞赏。诗中提到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暗示范仲淹与君主刘备般的契合,即使在丧服期间仍积极进言献策。诗人强调了范仲淹选拔人才的公正无私,以及他对河汾学派的景仰,但并未选择与王魏等显贵结党。
诗中还提及“八司马”之事,暗指范仲淹在政治上的困境,尽管遭受排挤,但他仍然坚持原则,试图消除朋党之争。诗人惋惜范仲淹未能看到更大的功业,他的成就仅限于西部边境。整首诗通过对范仲淹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情操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卜子敬所画脩竹轩图为夏仲南赋
道人家在南山巅,长日罢读秋水篇。
迩来种竹不数本,稍觉窗户生云烟。
龙稍交交翠欲举,恍疑泊近湘江渚。
鸾凤翻影云背来,高处风惊夜深语。
东湖隐者亦好歌,手把绿玉披紫荷。
清晨梳头踏曙色,到此徙倚聆秋珂。
卜君之画迥不俗,卜君之容美如玉。
明朝拟买好东绢,请君写我筼筜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