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明寺合欢牡丹》
《西明寺合欢牡丹》全文
唐 / 顾非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绿茎同本两花莲,似证分身色相圆。

黄药斗香瑞麦,檀葩并秀掩嘉莲

奏开祥瑞天使,折去芳枝到禦筵。

想得六宫人尽爱几多纤指递相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递相(dì xiāng)的意思:相互传递、相继发生

斗香(dòu xiāng)的意思:形容食物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分身(fēn shēn)的意思:分身指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具有多个身体。

宫人(gōng rén)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女官或妃嫔。

黄药(huáng yào)的意思:指虚假的药物或虚伪的言辞。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嘉莲(jiā lián)的意思:指美好的、出色的事物。

尽爱(jìn ài)的意思:尽情地爱,全心全意地爱。

六宫(liù gōng)的意思:六宫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后宫,也指妃嫔宫廷。

瑞麦(ruì mài)的意思:瑞麦是中国的一个成语,形容福气连连,吉祥如意。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身色(shēn sè)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或身体状况。

天使(tiān shǐ)的意思:指善良纯洁、行为高尚的人。

纤指(xiān zhǐ)的意思:形容手指纤细柔软。

祥瑞(xiáng ruì)的意思:指吉祥的征兆或好兆头。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明寺中合欢牡丹的华美与祥瑞之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合欢牡丹的绿茎、两朵莲花般的花朵以及其独特的香气与色彩,与黄药、瑞麦、檀葩等进行对比,展现了牡丹的高贵与独特。诗中“似证分身色相圆”一句,巧妙地运用佛教中的概念,表达了对牡丹美丽形态的赞美。接着,“奏开祥瑞来天使,折去芳枝到禦筵”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牡丹的吉祥寓意,仿佛是天降祥瑞,不仅为寺庙增添了庄严气氛,也成为了宫廷宴席上的珍贵佳品。最后,“想得六宫人尽爱,几多纤指递相传”则表达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想象着它在宫廷中被人们传颂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审美情趣。整首诗通过对合欢牡丹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顾非熊

顾非熊
朝代:唐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游仙诗十九首·其七

晦朔如循环,月盈已复魄。

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寒露拂陵苕,女萝辞松柏。

蕣荣不终朝,蜉蝣岂见夕。

圆丘有奇章,钟山出灵液。

王孙列八珍,安期炼五石。

长揖当途人,去来山林客。

(0)

墨兰

楚雪春已晴,沅湘水初满。

去年故叶长,今年新叶短。

波明碧沙净,日照紫苔暖。

不见泽中人,江南暝云断。

(0)

眼中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0)

义僧行

世降道沦丧,盛事罕见之。

我歌义僧行,蕲取国士知。

僧臻生夏浦,俗号徐大师。

勇敢重意气,赤手可猎麋。

张忠郭解流,任侠不计赀。

臻愿出门下,致死誓不移。

盗寻寇马洲,鱼肉乎蒸黎。

元戎坚营壁,大姓深沟池。

壮哉张父子,分率脱项儿。

父擒子死难,家不得敛尸。

臻闻切齿恨,恨死不同时。

夜即操斧刀,奋身斫籓篱。

径入牛宫内,斧断张絷维。

手杀盗六人,力挽间道归。

妻孥拜堂下,金币谢所私。

上公赐巾裳,欲以好爵縻。

幡然掉臂辞,还山弄摩尼。

方今国步艰,中外罹疮痍。

铜虎尽悬绶,铁马谁搴旗。

嗟尔匹夫臻,足张三军威。

何不食君禄,为君靖淮夷。

收名鲁仲连,千载为等期。

天秋黄叶脱,日暮玄云驰。

歌诗节鼓吹,用壮吾熊罴。

(0)

黄华亭·其四

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0)

得家书

睡起相思劳寸心,捲帘无语立檐阴。

故人千里碧云合,斜日半川红树深。

江雁忽传秋后信,陇梅应待雪中寻。

天涯奔走成何事?输与寒窗抱膝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