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高 继 伯 分 教 湖 之 德 清 宋 /连 文 凤 此 时 不 忍 抱 遗 材 ,欲 把 文 章 扇 冷 灰 。见 说 读 书 堂 尚 在 ,瓣 香 寄 与 谒 东 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瓣香(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朵香气浓郁。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东莱(dōng lái)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到了陌生的地方。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寄与(jì yǔ)的意思:寄托希望、寄托感情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遗材(yí cái)的意思:指留下的有价值的材料或物品。
- 注释
- 此时:现在这一刻。
不忍:无法忍受。
遗材:未完成的才识,指未完成的作品或才华。
文章:这里指诗文创作。
扇冷灰:比喻使冷却的事物重新活跃起来。
见说:听说。
读书堂:学习或读书的地方。
尚在:仍然存在。
瓣香:古人敬献神明时用的细小香料,此处象征敬意。
寄与:送给。
谒:拜见,拜访。
东莱:可能指具体的人物或者地名,也可能代指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地。
- 翻译
- 此刻我实在不忍心抛弃这些未完成的才识
想要用我的文字去吹散那份沉寂和冷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送高继伯分教湖之德清》中的片段。诗人表达的是对友人高继伯离别之际的情感。"此时不忍抱遗材"一句,形象地写出诗人对高继伯才华的珍视和不舍,"遗材"喻指高继伯的才学。"欲把文章扇冷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高继伯的文学才华不会被闲置,能继续发光发热,甚至用"扇冷灰"来寓意激发其创作的热情。
后两句"见说读书堂尚在,瓣香寄与谒东莱"则寄寓了诗人对高继伯的期待和祝福,读书堂象征着学问与教育,"瓣香"则是敬意的象征,诗人希望高继伯能像古人一样,不忘初衷,继续在教育的殿堂中传播知识,"谒东莱"暗指拜访德清的贤人,寓意高继伯能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和勉励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泰伯庙送倪元镇
剪商肇基迹,传季思逮圣。
兄弟逃荆蛮,让德一何盛。
千家聿来从,勾吴始开境。
遥遥至裔孙,欲大心逾骋。
深宫贮妖丽,高台瞰遐迥。
既拒伍胥忠,还甘太宰佞。
邻邦树仇怨,上国肆争竞。
社稷终变迁,轩楹独完正。
相传在闾里,洒扫改严净。
岁时具牡醴,歌舞劳送迎。
楚鬼久无食,越魄谁将籥。
强暴有湮晦,圣哲无终竟。
于焉送将归,舟舻得依并。
是时春气和,氤氲满芳径。
渚花动幽彩,汀莆发深靘。
江水去不息,烟霞日将暝。
敛衣拜阶下,怀哉起孤咏。
访张道士题壁
道士门前春日温,千重碧草睡鹅群。
山风忽送桃花雨,湿遍床头白练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