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界颂二首·其一》
《法界颂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口论(kǒu lùn)的意思:指背后议论人,对人进行恶意中伤、诽谤的行为。

木人(mù rén)的意思:形容人没有血肉、没有生气,像木头一样僵硬、不灵活。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谈无(tán wú)的意思:形容说话或讨论没有内容、空洞无物。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来不及(lái bù jí)的意思:表示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做某事或已经晚了。

注释
木人:木雕的人像。
睡足:睡醒。
理精神:整理精神状态。
大地:广阔的大地。
山河:山脉和河流。
勿:没有。
一尘:丝毫灰尘。
不是:并不是因为。
解谈:善于辩论或讨论。
无口论:无法用言语表达。
由:因为。
来不及:来不及做。
世间人:世人。
翻译
木雕人像睡醒后整理精神
大地山河间没有丝毫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法界颂二首(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佛教禅修境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心灵解脱与精神超越尘世的追求。

“木人睡足理精神”,这里的“木人”指的是木偶人,用以比喻禅者在静坐中达到的一种忘我、无我的境界。他们如同没有生命的木偶,沉浸于深度的冥想之中,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和净化。"大地山河勿一尘"则是形容这种禅定状态下,对万物的观照,达到了一种绝对的清澈与纯净,没有任何世俗的杂念。

“不是解谈无口论”表明在这样的精神境界中,不需要语言和理论上的争辩,一切都超越了言语的范围。"由来不及世间人"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精神状态与常人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它超出了世间凡人的理解范畴。

整首诗通过对禅修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真理的追求和个人精神世界的体认。它不仅是对禅学理论的一种艺术化表达,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会稽道中

收拾棋枰与酒铛,溪山到处眼偏明。

雨来梅子黄时候,人在山阴镜里行。

款款竹舆经野渡,濛濛云气抱孤城。

何缘得遂田居约,草服黄冠作耦耕。

(0)

和陆端门吴小仙双松

吴仙落笔皆俊气,浓淡平奇得胸意。

召取蓬莱脱角龙,蟠曲张鳞对相戏。

拗怒喷薄烟雾青,千山老干无好形。

皮毛几伐现真骨,尘垢摆脱通仙灵。

茯苓长生化精魄,齐弟夷兄共肥瘠。

世遥韦毕未可知,凡手安能论什伯。

?背一老蹲若睡,海雏所化或者是。

总归元气鸿濛中,太初太素将无同。

秋山斤斧无朝莫,令人南忆闽瓯路。

赤城雁宕不难求,布袜青鞋远寻去。

(0)

寄彭秋潭大令

白云西望鹤南飞,江汉题襟旧纻衣。

每忆故人为吏去,深知词客似君稀。

石颜峭处平开径,花气和时静庵扉。

汉代循良多辅相,莫教容易赋山薇。

(0)

登楼怀刘三耕南

水烟寥廓数峰青,何处孤鸿入杳冥。

一夜梅花江上落,天涯曾向笛中听。

(0)

夷门

夷门驻马立踟蹰,烈士遗踪尚有无。

公子若非虚左骑,侯生祇合老穷途。

风吹汴水孤村暗,木落秋城塞雁呼。

日暮荒原何处望,千年颈血洒平芜。

(0)

偕家弟文止晓入岳麓寺

幽仄还从到,同游畅所经。

僧披深翠出,寺带湿云暝。

寒竹新炊火,霜禽饱晒瓴。

五年矜一见,不负看山行。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