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拨动浮萍,沿着荇菜丛中曲折的小径,悠然自得地游动
摇摆着尾巴,展鳍戏水,随着缓缓的水流前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溪流之景。"弄萍隈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中的“弄萍”指的是水中的藓草,“隈荇”则是水边的野菜,这两词组合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水边徘徊的情景。"思夷犹"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思,而"掉尾扬鬐逐慢流"则描绘了一群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其间,尾巴时隐时现,鬃毛(鱼须)随着水流轻轻摇曳。
"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这两句则描绘了山谷中的清澈溪流和夜晚的景象。"碧岩岩下水"形容溪水从青石岩间流过,水色清澈见底;"应怕"表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担忧,可能是担心溪水的湍急。"浮藤如线月如钩"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藤条在水面上飘浮,如同细线一般;而"月如钩"则形容明亮的月牙,如同弯钩挂于天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山纪游·其三
九峰势回合,灵境依此选。
竹藏溪路深,松覆山殿满。
仙坛富芝菌,师塔饱菭藓。
鼎气丹雘混,香烟龙虎篆。
曲沼觞流羽,蔬厨水通笕。
风清鸟声悦,日霁天容善。
双趺迹犹存,二青蜕未远。
卢师几时去,枯柘经年断。
访古足流连,探奇愈纷衍。
黄金布初地,大树斜阳晚。
中秋夕循清凉山步月
薄醉御凉飔,缓步入山麓。
月出山蔽之,疏影动林木。
须臾升中天,一色净如沐。
清气通乾坤,好景豁心目。
世人喜美满,香花荐芬馥。
儿女喜团圞,醴酒陈醲郁。
嫦娥意自闲,广寒终古独。
始作作仙人,所得惟清福。
虫吟夜转静,草丰径弥曲。
下山息吾庐,幽兴自然足。
回头望翠微,似有孤云宿。
定州观东坡雪浪石歌
楚南少人而多石,此语吾闻诸柳侯。
我亦自是石之一,远寻石友来定州。
定州城北众春园,槐柳夹道绿映门。
抠衣直下石公拜,安知中无苏子魂。
黑白相错石之文,盛以芙蓉丈八盆。
惜哉无人作飞雨,不见中流雪流奔。
我为若歌若起舞,平泉木石在何许。
当时不遇苏长公,也应终古閟尘土。
独恨楚石空嶙峋,平生拂拭竟何人。
中条山王官谷双瀑吟
忽惊云黑何方雨,谁知泉挂峰头树。
一村云树水声中,疑是山人辟秦处。
条山西枕黄河曲,四山环拱天柱足。
人言黄河天上来,谁知银河万仞,却泻山中雷。
东西两瀑不相见,回崖寒閟千琼瑰。
寒日无影峰插汉,但有古雪溅莓苔。
人言西北之山少泉水,不若东南雷电起。
岂知河北瀑龙不见尾,岱华西谷水帘足。
游人登峰不寻谷,沂山双瀑横云霄。
高寒谁肯跻岧峣。
太行林虑瀑奇绝,崖谷荒险虎豹穴。
惟有盘山泉石闻天下,卧瀑终殊飞瀑挂。
欲求西北观瀑不险而绝奇,无若王官谷里天绅垂。
晴空雨雪三千丈,终古风雷十二时。
垂纶亭,濯缨涧,此间可以忘南面。
有人绝壁烟霞鍊,欲往从之,峰回路转,可望不可见。
云树苍苍空浩叹。
《中条山王官谷双瀑吟》【清·魏源】忽惊云黑何方雨,谁知泉挂峰头树。一村云树水声中,疑是山人辟秦处。条山西枕黄河曲,四山环拱天柱足。人言黄河天上来,谁知银河万仞,却泻山中雷。东西两瀑不相见,回崖寒閟千琼瑰。寒日无影峰插汉,但有古雪溅莓苔。人言西北之山少泉水,不若东南雷电起。岂知河北瀑龙不见尾,岱华西谷水帘足。游人登峰不寻谷,沂山双瀑横云霄。高寒谁肯跻岧峣。太行林虑瀑奇绝,崖谷荒险虎豹穴。惟有盘山泉石闻天下,卧瀑终殊飞瀑挂。欲求西北观瀑不险而绝奇,无若王官谷里天绅垂。晴空雨雪三千丈,终古风雷十二时。垂纶亭,濯缨涧,此间可以忘南面。有人绝壁烟霞鍊,欲往从之,峰回路转,可望不可见。云树苍苍空浩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667c683db5e560773.html
登太行绝顶·其一
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
竭尽筋力能,驯至青冥上。
一壁石怒生,千崖狞相向。
石云昼不收,崖瀑夜逾响。
数日惟一登,不知所历向。
及颠反下视,始悔轻身妄。
俯影如在渊,其深不及望。
中奥何包孕,山于斯府藏。
一降一生妍,一步一回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