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大冯(dà fé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胖
符节(fú jié)的意思:指符箓、符咒,也泛指符纸、符材。比喻能够保佑人们平安、驱除邪恶的物品。
节令(jié lìng)的意思:指按照季节变化而规定的时间。也指根据季节变化而规定的农事、军事等活动。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无惮(wú dàn)的意思:毫不畏惧,毫不怯懦,毫不退缩。
云已(yún yǐ)的意思:形容事物已经结束或已经过去。
召符(zhào fú)的意思:指使用符咒或法术召唤神灵或妖魔的行为。
政事(zhèng shì)的意思:指政治事务或政府事务。
大冯君(dà féng jūn)的意思:指人非常傲慢自大,目中无人。
- 翻译
- 袁州的张侯是我听说过的
他的政绩不亚于古代的大冯君
- 注释
- 袁州:地名,古郡名,今江西宜春一带。
张侯:对张姓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具体某位官员。
吾所闻:我所听说的。
政事:政务,管理国家或地方的事务。
不减:不逊色于,不低于。
大冯君:指历史上有贤能政绩的冯姓官员,这里用来赞美张侯。
如云:形容人才众多,像云一样密集。
已召:已经被征召。
符节令:古代官职,掌管符节,象征权力和使命。
行矣:即将出发,行动吧。
君其:你应当。
无惮:不必害怕。
勤:勤劳,努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赠送给友人曾耆英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赞扬了张侯(张袁州)的政绩,认为他如同大冯君一样能干,处理政务能力强。"如云已召符节令"一句比喻张侯被朝廷重用,即将前往新的职位。最后鼓励他尽管忙碌,但不必畏惧勤劳,暗示了他的能力和决心。整首诗表达了对张侯的敬佩和对友人出仕的期许,语言简洁,情感真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田家行
树头扑扑乱鸦飞,小叔敲门昏晚归。
今年输租足官布,机中馀剩有冬衣。
唤妇下厨儿宰鸭,言语欣欣笑相答。
阿婆点灯翁领孙,长幼团栾举杯酌。
君不见有身莫作城市人,分门割户终日论。
钱高北斗谊若薄,看来何似田家贫。
客行
群鸡号曙色,关门动徂征。
驱车拂霜露,河汉尚辉明。
严冬岁云晏,远涉难为情。
感兹儿女戚,徘徊惓孤婴。
新婚合故礼,冢后谐其成。
流光愿以惜,去去无延停。
予年渐衰朽,萎谢难敷荣。
倦行欲憩息,饥寒迫馀生。
迢遥出乡闾,含悽泪如倾。
五有吟
先生家有一张琴,弦歌曾鼓缁惟林。
远来渔火拿舟听,悠悠千载传至今。
风急天高穷猿啸,月明海底苍龙吟。
浮云飞絮不到处,高山流水声难寻。
吁嗟子期今已矣,弦间指下空留心。
惟有渊明得真趣,无弦曾不求知音。
先生家有三尺剑,风胡欧冶精煅炼。
自是次山金铁英,铸出锋芒光掣电。
夜夜紫气横斗牛,刚亦不吐柔不咽。
弹铗可簇天下车,伐敌可息天下战。
云胡韬晦入匣中,不为苍生救时变。
慎勿见水化为龙,起舞有德待天眷。
先生家有千年镜,光莹隐隐中盘龙。
万里晴天悬皎月,一团秋水生芙蓉。
频看勋业频拂拭,门阖不遣尘埃蒙。
孤光一发见肝胆,区区岂独能照容。
更解鉴今复鉴古,?妍邪正填心胸。
兴亡治乱道不得,何时进入蓬莱宫。
先生家有千丈松,昂霄耸壑如苍龙。
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
四时不改青青色,笑傲霜雪排严冬。
劲节自守君子操,虚名宁受大夫封。
丝苓不为世所采,栋梁当为时所崇。
剪伐岂是大早计,大材瓠落难为容。
先生家有一顷田,洞洞属属承世传。
不忧水旱不种谷,东阡西陌常丰熟。
以笔为耒以舌耕,长年何劳耕牛犊。
由来经训是菑畬,插架何啻三万轴。
取之无禁用无竭,个中自有千钟粟。
时乎时乎何异然,顿使广文忧不足。
《五有吟》【元·徐孜】先生家有一张琴,弦歌曾鼓缁惟林。远来渔火拿舟听,悠悠千载传至今。风急天高穷猿啸,月明海底苍龙吟。浮云飞絮不到处,高山流水声难寻。吁嗟子期今已矣,弦间指下空留心。惟有渊明得真趣,无弦曾不求知音。先生家有三尺剑,风胡欧冶精煅炼。自是次山金铁英,铸出锋芒光掣电。夜夜紫气横斗牛,刚亦不吐柔不咽。弹铗可簇天下车,伐敌可息天下战。云胡韬晦入匣中,不为苍生救时变。慎勿见水化为龙,起舞有德待天眷。先生家有千年镜,光莹隐隐中盘龙。万里晴天悬皎月,一团秋水生芙蓉。频看勋业频拂拭,门阖不遣尘埃蒙。孤光一发见肝胆,区区岂独能照容。更解鉴今复鉴古,?妍邪正填心胸。兴亡治乱道不得,何时进入蓬莱宫。先生家有千丈松,昂霄耸壑如苍龙。盘根入地几千尺,偃蹇蔽日常重重。四时不改青青色,笑傲霜雪排严冬。劲节自守君子操,虚名宁受大夫封。丝苓不为世所采,栋梁当为时所崇。剪伐岂是大早计,大材瓠落难为容。先生家有一顷田,洞洞属属承世传。不忧水旱不种谷,东阡西陌常丰熟。以笔为耒以舌耕,长年何劳耕牛犊。由来经训是菑畬,插架何啻三万轴。取之无禁用无竭,个中自有千钟粟。时乎时乎何异然,顿使广文忧不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2867c6966219bb8222.html